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aesthetics and art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51105
  • 作      者:
    高建平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高建平,1955年生于江苏扬州,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英文)、《画境探幽》、《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等著作以及近百篇中英文论文;主要译作有约翰·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门罗·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杰克·斯佩克特的《弗洛伊德的美学》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主要讲述了:中国有美学吗?我们有的是“中国美学”,还是“美学在中国”?这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学界对中西学术交融历史进行深层反思后在美学界的集中反映。作者以宽广的比较视野,分析了国内文学理论和美学领域里的诸种问题,如把中国传统当作西方理论的试验场,或者原封不动地用中国传统理论来解释当下审美和艺术现实,这两种基本倾向再结合其他各种思潮形成新的混合体和变形,但无论如何这些方式都不能有效建构起中国自己的美学或文学理论,都不能改变“西方学问在中国”的现状。
    作者主张应该从中国语言学的建立中汲取经验,在先引进、利用之后,发现西方理论之不足,寻找其作为“普遍”理论在“地方性”经验中的断裂,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给予解决,从而丰富西方的理论。如同“池塘效应”,在这个相互激荡和生发的过程中,西方理论不断汇入非西方成分,最终成为真正的“普遍”理论,它既是全球的,同时也是地方的。
展开
精彩书摘
    在这里,作者的分析包含着多重混淆和误解。对于那个特别的日本建筑的例子,我不知道作者有没有到那儿去看过。那是一座草顶木结构的小房子,草会腐烂,不修理和更新就会不成样子。因此,它更有可能是出于实际的需要,从而形成惯例,成为规定。日本人必须不断重建下去,除非他们不再崇拜这神圣的建筑,而将之仅作为考古对象看。这篇文章没有弄清一个区别:古董只有在生产它的文化氛围已经死了以后,才是古董。这并非只有在中国或东方是如此。当中国皇帝还住在紫禁城里时,不可能设想某一宫殿在某一次着火后,皇帝会命令保持原样,不作任何修缮。同样,我们也不可能设想,雅典人在打败并赶走波斯人以后,不重修被波斯人毁掉的巴特农神庙。其实,在西方,教堂在战火中,在天灾人祸中被毁坏以后重建,甚至仅仅为了满足教宗或某一主教的虚荣心重建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在这方面,东方人和西方人态度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圆明园被烧以后,幸亏当时的清政府无力在原址上重建。否则的话,那几块残石说不准早就不知去向了。
    我在西方生活时,常看见垃圾箱旁边有不少家具。这都是一些家庭买了新家具以后感到没有地方放而扔出来的。这些家具不够古老,等待它们变成古董还遥遥无期。如果要说“生命”的态度,去除掉这种说法的神秘意味,这的确如此。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对我们周围的事物采取这种态度。我们不会把我们生活中所写的每一张纸片都小心地保存起来,为后人研究我们提供方便,因为我们是否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对象还不能肯定。
展开
目录
期待“美学之夏”——丛书代序
第一编 全球化与中国美学
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建构
美学之死与美学的复活
什么是中国美学?
美育与社会改造
20世纪西方美学的三次转向
西方思想对20世纪中国美学的影响
“和谐美”思想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美学的选择

第二编 中国文学在全球化时代的境遇
论文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
中国文学理论困境和重建的可能性
鲁迅:从网上评选说开去
诺贝尔文学奖与中国
论文学史书写中的双向互动关系
文学理论有明天吗?
中国文学的身份与姿态
当中国与西方相遇
叙事:一种考察文学的新视角

第三编 艺术与文化的全球性
赛博空间与文化多样性
艺术研究呼唤比较的视野
现代艺术对艺术概念的挑战
中国绘画像什么?
艺术与人的动作痕迹
东方想象
仿造的根源

第四编 学科建设与建构性的后现代
谈谈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
什么样的印迹?
“汉学”杂谈
理论的功能
传统文化的抢救与更新?
文化生产的地方特色与全球化
现代性的另一面及其后现代的审视

第五编 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文化:行进中的思考
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访谈一
美学、文化与教育——访谈二
国际视野中的中国当代艺术——访谈三
经验与实践:兼论杜威美学和美学中的实践观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