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研究<br>论王阳明龙场“吏隐”<br>王阳明论“熟”——一个新向度的意志考量<br>阳明易之体用观探微<br>阳明子的冥契主义<br>哲学革新创造性的来源——王阳明与库萨的尼古拉跨文化经历比较<br>王阳明论“中和”<br>《王阳明年谱》史料及刻印勘误<br>王阳明“本体工夫之辨”在明清之际的学术走向——以刘宗周、黄宗羲为中心的思考<br>王阳明与十六七世纪的《大学》研究<br>儒学与中国文化研究<br>重估《诗经》的价值——《周南》乐章三例<br>反思孟子对舜的美化——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例<br>“太和所谓道”——对张载哲学研究中“气本论”的质疑<br>状元首辅费宏提倡移孝作忠且恪尊王守仁及朱熹<br>儒学平民化的一次尝试——论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br>泰州王学后劲焦紘的儒学思想<br>儒学与现代性研究<br>周易哲学文化与现代科学哲学的比较研究<br>义利之辨——儒家正当性优先原理<br>政治儒学——缘起、困境和出路<br>对话与讨论<br>视野交融下的哲学、宗教与科学——答香港城市大学邝振权教授问<br>儒学研究<br>海德格尔的“它”与禅者的“他”<br>印顺佛学思想研究中存在的歧义<br>编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