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0111438
  • 作      者:
    刘宗贤,蔡德贵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宗贤,1946年6月生,北京人。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现任山东社会科学院儒学研究所研究员、山东孔子学会常务理事、香港孔教学院董事、香港《亚太语文教育学报》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著作有《陆王心学研究》、《当代东方儒学》、《儒家伦理——秩序与活力》、《中国儒学》(合著)、《良知的呼唤——王守仁心学觅踪》、《儒学大辞典》(参编)等,发表论文百余篇。
    蔡德贵,1945年生。曾任山东大学《文史哲》主编、中国孔子基金会《孔子研究》主编。现任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巴哈伊研究所所长,兼任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著有《阿拉伯哲学史》、《当代新兴巴哈伊教研究》等。
展开
内容介绍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是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儒家内圣之学的奠基和发展
    第1章 孟子心性论对儒家内圣之学的发展
    “内圣外王之道”被看作儒家文化的基本命题和思想命脉,寄托了历代儒者的人生追求和社会理想。内圣,指个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外王,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事功和作用。但是,外王之学,从孔子创立仁学,期望用周礼整合社会,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以致“席不暇暖”;到孟子言性善,推行仁政,被视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以至宋儒讲“正心诚意”,主张“格君心”,希望通过继承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相传的“道统”,来实现儒家《大学》“修齐治平”的治世理想;所有这些儒家“外王”的追求,始终都停留在理想的层面,最后衍化成了儒者德治的治世思想和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及责任感。所以“内圣外王”之学的重心在“内圣”,以“内圣”的心性道德修养、人格典范追求作基础通向外王,外王是内圣的延伸。“内圣外王”教人如何树立完善的人格,由此形成了儒家倡导的基本人格精神,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士人的人生理想与社会责任心。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 儒家内圣之学的奠基和发展
第1章 孟子心性论对儒家内圣之学的发展
一、孟子心性论对孔子仁学的内向发展
二、孟子为儒家内圣之学奠基

第2章 周敦颐:开理学内圣意境之先
一、濂溪先生的人品与《爱莲说》的意境
二、“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论
三、“至诚”以达圣,“主静立人极”
四、寻“孔颜乐处”的佳话

第3章 张载:从“太虚即气”的本体到“万物一体”的人生境界
一、刻苦励学、志道精思的儒者
二、黜怪妄,辨鬼神,求体用一致
三、论太虚即气,建以实为本的儒家天道观
四、《西铭》之万物一体论
五、张载“大心”说的直觉论倾向

第4章 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一、程颢对天理的“自家体贴”
二、“识仁”说的提出
三、“识仁”与“定性”的直觉方法

第二篇 王阳明的实践道德说及其理论体系
第5章 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
一、王阳明实践道德说形成的背景——明代初期的心性道德之学
二、王阳明实践道德说的形成
三、王阳明实践道德说的基本内容
四、王阳明实践道德说的特点及评价

第6章 王阳明的道德理想追求与实践探索
一、倾心于“自得”的圣贤标准
二、究心佛、老,犹有自得
三、“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四、“知行合一”,求之吾性本自明
五、百死千难磨砺“良知”
六、“信良知是非,依良知行”

第7章 心理合一的人性论
一、以“心理为一”为论证起点
二、心性合一
三、“心即天”,心性与自然一体

第8章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一、“知行合一”的提出
二、知行本体合一
三、知行功夫合一

第9章 “致良知”的实践道德本体论
一、“良知”即是本体
二、“致良知”是本体功夫
三、良知体用

第10章 “感应之几”——心物关系的论证方法
一、论证“心外无物”的重要命题
二、“心之灵明是天地万物的主宰”
三、心之“感应”派生万物

第11章 “万物一体之仁”的儒家道德理想
一、“万物一体之仁
二、“明明德”与“亲民”
三、“圣愚各安其所”

第三篇 阳明心学的定位
第12章 从朱熹到王阳明:“性理”与“心性”的理论转换
一、与朱熹不同的逻辑起点
二、心性的一元化

第13章 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一、从陆九渊到王阳明:心范畴与圣人观的演化
二、王阳明的“良知”:圣人内面化与圣凡平等观
三、阳明后学:功夫现成化与圣学平民化

第14章 阳明对传统道学的革新与王门“四句教
一、王门“四句教”始末
二、“四句教”与王阳明实践道德说的理路
三、从“四句教”看阳明心学对传统道学的革新

第四篇 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
第15章 梁漱溟儒佛会通的新孔学
一、梁漱溟的人生经历与道德操守
二、一生狂狷,“我算是陆王派”
三、宇宙是一个大生命
四、直觉主义的认识论
五、人心即人生的道德论

第16章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一、熊十力的生平与著作
二、新唯识论的建构
三、体用不二说
四、内圣外王的人生论

第17章 唐君毅的道德儒学
一、唐君毅的生平与学术
二、道德儒学
三、道德理性与文化创造
四、道德自我与现实自我
五、三观九境

第18章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
一、牟宗三学思生命之发展
二、心体与性体
三、才性与佛性
四、圆教与圆善

第19章 贺麟的新心学
一、贺麟的生平与著作
二、力倡陆王新儒学
三、新体用说
四、新知行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