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印度哲学法魅: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4705523
  • 作      者:
    (英) Sue Hamilton著
  • 出 版 社 :
    译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副院长,南开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湛如法师作序推荐。
  “(本书)一些观点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通识,字里行间流露着精辟的思考……”
  “本书对印度哲学传统中主要流派的阐述令人着迷。休·汉密尔顿极好地捕捉到印度思想中蕴含的深奥智慧,在引人人胜且让人极为受益的行文中将印度哲学的丰富与精深展现出来。”
  ——特拉维夫大学什洛莫·比德曼
展开
内容介绍
  直至近来,人们仍然存有一种印象,认为印度。神秘。而西方。理性”。本书力图阐明的是,印度思想中事实上具有强烈的理性传统。从印度哲学活动的最初阶段开始,休·汉密尔顿叙述哲学辩论如何发展、演进为众多的思想流派,并且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通过突出印度哲学的关键特征。作者描述了印度的伟大思想家们如何以各种方式解释现实世界的本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三章 远离尘世 佛陀的中道
  隐修者与在家修行者
  婆罗门等级像恪守祭祀仪式那样捍卫着他们的宗教特权和等级观念,这使得很多人觉得其生活前景始终在婆罗门等级的压迫和束缚下。他们于是就在社会和宗教的道路之间选择其一,逐渐被统称为隐修者。他们反对一切与婆罗门祭司的权威以及说教有关的事物。不过,人们更倾向于将他们作为与“在家修行者”对立的一方看待,因为在家修行者的地位是婆罗门等级为了延续传统所设定的。在家修行者不仅有责任参加祭祀,还要进行经济生产,繁衍后代,保证血统的纯正。与其相对,隐修者却四方游历,各处化缘,坚守独身与禁欲。他们中间有些人会因为接受和认同某一首领所奉行的教义和见解而形成小团体,但多数人仍坚持独立孤行。还有许多隐修者奉行严苛的苦修,让自己承受极端的寒冷、饥饿、干渴、痛苦的肉体折磨以及其他各种克己的磨炼。这般苦行生活对他们隐修者来说目的是明确的,他们认为通过这样非常规的方式集中思想可以达到精神上的觉悟。
  我们无法确知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北印度,那个婆罗门教世界观占主导地位的环境里,隐修者何时以及怎样成为社会生活一个显要的组成部分。20世纪,印度河河谷流域一个未知的上古文明的发掘工作,证实了远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这里已经存在一个繁荣的本土文明。或许隐修者就是这种本土传统的继承者,也就是说,隐修者所选择的道路与其所奉行的教规可能并非源于雅利安人的传统。但是无论属于何种起源,情况可能是:当婆罗门信徒中某些人试图将祭祀仪式的目的与程序变成自己内在思想的一部分时,他们也在试图规避某一既定社会结构中有关教徒的种种束缚。情况也可能是这样:他们试图将祭祀内化的倾向,其本身也许是由接触本土惯例所激发的。
展开
目录
前言
语言及发音注解
1 理性与信仰——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 婆罗门起源仃——祭祀、思索宇宙、同一性
3 远离尘世鸵——佛陀的中道
4 争议与辩护——语言、文法和论辩
5 范畴与方法——胜论派和正理派
6 物与非物——佛教思想的发展
7 见证与被见证——瑜伽和数论派
8 言语与著作——伐致呵利、弥曼差和吠檀多
跋——从古代经典思想到现代
索引
英文原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