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6032331
  • 作      者:
    周炽成著
  • 出 版 社 :
    中山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平反千年冤案,阐发荀子非持性恶论;推翻悠久陈说,揭示兰陵实主人本朴。拿开不实之词,述说韩非不弃道德心;比较师生二人,申明儒法共有价值体。
展开
作者简介
    周炽成,男,1961年生于广东郁南,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政治系副主任。在中山大学哲学系取得学士学位(1982年)、硕士学位(1986年)、博士学位(2004年)。自1986年起在华南师范大学工作,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至1998年留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univetsity of Alberta)哲学系,获硕士学位。研究兴趣以中国哲学为核心而涉及教育、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个人独立完成并出版专著和译著8部,发表论文70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要研究的是一对伟大的师生:荀子和韩非子。这一对生活在战国末年的大思想家,对人类社会,对人类历史进行过深刻的反思,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在这方面,前贤已有很多研究。在《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中,笔者希望在总结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思想进行新的探讨,提出个人的看法。对荀韩人性论,笔者之见尤其与前贤的不同。依拙见,他们均不为性恶论者。为苟韩人性论平反,是拙作的一个大胆尝试。笔者认为,荀子应该是性朴论者(详《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第二章),而韩非子则对性之或善或恶问题不关注(详《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第七章)。
    在中外历史上,有很多对伟大的师生,他们给时人和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就中国历史而言,他们中离我们最近的一对是康有为和梁启超。中国人对这一对师生都很熟悉,这不仅因为他们发动了极大地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戊戌变法,而且还因为他们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留下了丰富多样的著作。当我们打开他们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时,无不肃然起敬。
    就外国历史而言,有两对师生很值得我们注意,他们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亚氏以“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之言扬名于世。当然,此言是针对柏拉图说的。虽然我们没听说柏拉图对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对老师同样也是不盲从的。这连环的师生三人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西方两千多年的思想史无不打上他们的深深的烙印。
展开
精彩书摘
    上编  荀子的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第一章  性恶论的悖难
    社会历史哲学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人性问题就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世界上,中国是最早对人性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系统的理论的国度。人们一提到中国的人性论,必然会首先想到孟子和荀子。
    众所周知,孟子是性善论的创立者和代表者,而荀子被认为是性恶论的代表者和创立者。在《荀子》一书中,确实有一篇名垂千古的《性恶》篇。2000多年来,没有人怀疑该篇的作者是荀子。但是,我有一个大胆的假设:该篇很可能不是荀子本人所作,而是出自其后学之手。笔者将在下一章中小心求证这一假设。本章先分析一下《性恶》篇本身,我将着重谈其中的悖难。
    一、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性恶》篇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作者开门见山地点明了全篇的主题。要理解这一主题,首先要明白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展开
目录
导言 对影响深远的师生
上编 荀子的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第一章 性恶论的悖难
一、性伪之分与化性起伪
二、两种不同的人性
三、对性恶的论证
四、如何得善
五、性恶与原罪

第二章 荀子不是性恶论者
一、几种比较
二、《性恶》的作者不是荀子
三、《性恶》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社会建构
一、群分与礼义
二、欲与礼义
三、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

第四章 社会精英与君子
一、何谓精英
二、精英的君子化
三、君子与小人之异同

第五章 为君之道
一、群分与君王
二、重民、爱民、惠民
三、如何用人

第六章 历史情怀
一、古今对比
二、法先王和法后王
中编韩非子的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

第七章 韩非子是性恶论者吗
一、从一篇赋谈起
二、价值中立的人性观
三、荀韩比较

第八章 以利为基础的社会关系
一、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二、君臣关系
三、其他社会关系

第九章 轻德尚力与非道德主义辨
一、轻德尚力
二、非道德主义辨
三、公正与守信

第十章 变动的历史
一、历史三期说
二、古今差异

第十一章 个人主义与现实主义
一、个人主义
二、现实主义

下编 荀韩之学的历史影响
第十二章 在传统中国之影响
一、战国末年至汉代的影响
二、魏晋至宋明的影响
三、清中期的荀学复兴

第十三章 在现代中国之影响
一、晚清排荀运动及其他
二、新法家与韩非子之学的复兴
三、“唯物主义”视野下的荀韩学:新的正统

附录一 周炽成与张峰屹关于苟子是性朴论者还是性恶论者的讨论
1.苟子:性朴论者,非性恶论者
2.也谈荀子的人性论
3.性恶与性朴可以协调吗——答张峰屹教授
4.关于《性恶与性朴可以协调吗》——答周炽成教授
附录二 略论法家的智性传统——与余英时先生商榷
附录三 闹剧背后: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评法批儒”运动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