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周文王的《周易》传至孔子时,孔子又对它进行了补充。孔子年近五旬,才开始潜心习易。他在研习《周易》期间,非常刻苦,史书上说的“韦编三绝”(曾三次磨断串连竹简的牛皮绳).就是这种忘我工作精神的形象表达。孔子对卦辞和爻辞又作了进一步的诠释和发挥。撰写解读文字数万言。其中“彖辞传”、“象辞传”、“文言”是解释卦辞和爻辞的;“系辞传”是阐释易理的;“说卦传”是说明卦象、卦理的;“序卦传”和“杂卦传”说明卦序排列的。从此,《周易》便有了新的内容,卦辞和爻辞便称为“易经”,孔子的文字便称为“易传”,合称为《周易》,或《易经》。在《易经》的完善方面,孔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巨大作用。
2.《易经》的注释
(1)汉、魏、南北朝时期对《易经》的注释
《周易》问世之后,便成了中国士人的必读书。自古以来,注释《易》的书,可以说汗牛充栋。
据《汉书·儒林传》记载,孔子重新修订《易经》后将之传于商瞿,商瞿又传至前汉的田何。前汉的易学,即以田何为主。
汉、魏、南北朝时代的易注,除了三国魏的王弼外,并没有完整地保留下来。唐代的李鼎祥,在他的《周易集解》中,曾经搜集当时已经失散的、有关研讨《易经》的书籍,清代学者们的古注复原,多半依据这本书。保存比较完整并流传下来的,有后汉郑玄、苟爽,三国吴的虞翻。晋代干宝等的注解。
前后汉的这些易学,统称作“汉易”。“汉易”这种阴阳爻相互改变,上下爻相互交换的方法,讲究一字字的对应,使注释繁琐复杂,反使学易成为一件困难的事。王弼的《周易注》,就是针对这一学风,提出反对意见的。他年纪轻轻就注释了《老子》与《易》,统称《易老》。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