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思想札记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524816
  • 作      者:
    唐代兴,左益著
  • 出 版 社 :
    巴蜀书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作者简介
    唐代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三十余年来围绕“当代人类如何才能理性地存在发展”问题探询与追问,初步创建起一种本土化的当代新哲学,即生态理性哲学体系蓝图。已发表生态理性新哲学(包括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政治哲学、教育哲学)论文百余篇;出版《作家哲学论》(1990)、《人类书写沦》(1991)、《语义场导论:人类行为动力研究》(1998)、《生存的智慧》(1999)、《当代语义美学论纲:人类行为意义研究》(2001)、《利益伦理》(2002)、《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2003)、《优良道德体系论》(2004)、《生态理性哲学导论》(2005)、《宪政建设的伦理基础与道德维度》(2008)、《文化软实力战略研究》(2008)等11本个人专著。个人著作八卷本《伦理学体系》第一卷《伦理构建的知识论原理》即将出版。
    左益,重庆文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伦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高等学校德育研究、教学和党政管理工作,曾做过《中国教育报》记者。近年来,主持和参与过省部级课题七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编或参与编辑专著和教材六部,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上百篇,有多篇论文和新闻稿件获奖。
展开
内容介绍
    思想始终在历史长河中生成与展开,并根据其自身的时代境遇和生存困境而探求因革之道。《先秦思想札记》循此因革之道,重新检讨其生成的源头与流变,突显了先秦早期传统何以向先秦转换生成的桥梁和诸子学说生成的直接思想资源,再现了先秦时代的思想主题:诸子虽各立其说,但都围绕“天下道术分裂”的时代困境而寻求不同的解救之道,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弘扬了“以王道为目的,以民道为手段,以天道为依据”的先秦早期思想传统。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道德典范体系虚构的基本视阈与方法道德典范虚构,是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特色。荷马史诗、希腊神话,都体现了道德典范虚构特征。道德典范虚构是指通过虚构的方式而塑造道德英雄,使其成为人间现世道德生活的榜样和后世道德行动的楷模。比如,普罗米修斯、耶稣、释迦牟尼等人物,在最终意义上都是道德虚构的典范形象。唯有通过虚构的道德英雄,我们才可获得生存跋涉的方向,才能拥有生活行动的目标,才可具备自我人性塑造的蓝本。《圣经》讲,上帝耶和华在创世的最后一天,按照自己的肖像创造了人。如果说,上帝塑造了形体上的人,那么,人则按照自己虚构(设计)的道德典范形象创造了人性的自己。简单地讲,道德典范虚构之目的,就是使人成为人。
    使人成为人,这是一个大命题,它必须有具体的内涵与性质规定,否则,它作为一个命题就没有任何实质的指涉意义。在“使人成为人”的这个命题中,客观地存在着使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把道德典范虚构分成了两种类型:即使人成为手段的人和使人成为目的的人.从遥远的古代到当代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格局,产生了不同的发展状态。这种发展格局和发展状态的不同,表现为远古所虚构的道德典范体系对后世子孙的行动塑造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却最终源于中西先祖们选择不同的“使人成为人”的类型来虚构道德典范。概言之,西方人的先祖们在虚构道德典范时,选择了以“使人成为目的的人”为依据来进行道德虚构。因而,道德虚构的重任交给了思想者,思想者们则根据人性塑造的需要来虚构出公共的道德英雄。这些被虚构出来的道德英雄,不属于权力,不属于阶级,不属于血统与宗法,而为全社会所共享,为民族所共有,并生成民族文化创生的聚合力。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 本书形成的动因
二 先秦思想的自身脉络与走向
三 先秦思想的独特气质与个性
四 本书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思路
王道主义:先秦思想生成之源
第一章 道德典范虚构:上古思想生成及其蓝图
一 道德典范体系虚构的基本视阈与方法
二 道德典范虚构的逻辑进路
三 道德典范体系虚构的基本内容
四 道德典范体系虚构的基本条件
五 道德典范体系虚构的伦理实质

第二章 先秦思想源头生成的文化土壤
一 源头思想生成的独特地缘境遇
二 源头思想生成的整体主义方法论
三 源头思想生成的存在论基石
管仲霸王学:先秦的思想开端

第三章 管仲霸王学思想及其基本精神
一 富民强国:管仲的社会改革战略
二 刑赏主义:管仲的法治思想
三 顺民心足民欲:管仲自然主义功利观和人性论

第四章 管仲“水”本体论哲学及其贡献
一 管仲与《管子》思想
二 管仲与泰勒斯:“水”哲学的个性化理路
三 管仲与泰勒斯:“水”哲学的同质思维一认知特征
四 管仲与泰勒斯:“水”哲学的异质思维一认知方向

第五章 霸王学生成的思想渊源及其精神指向
一 霸王学思想的基本社会倾向
二 刑赏与道德:霸王学思想的体与用
三 先王之道术因革:霸王学思想的治政本质
大道哲学:独晌寰宇的思想丰碑

第六章 老子大道哲学的思想精髓
一 “无”本体论思想蓝图
二 “无”生化“有”的宇宙生成论精神
三 生·变·通:转换生成辩证法灵魂
四 无为顺性而治的政治理想
五 顺性化欲而道的人生观

第七章 老子德治主义国家理论
一 老子与柏拉图:两种德治国家理念的比较
二 老子的道德思想精神
三 老子与孔子的德治蓝图比较

君子儒学:以仁入礼的圣王蓝图
第八章 孔子的人生追求及思想指向
一 孔子及其思想:时代的悲喜剧
二 孔子儒道的本质内涵
三 正名论:孔子儒道的知识论与真理观
四  因革互补:孔子正名思想统摄下的历史观
五 以仁入礼:孔子正名思想统摄下的仁人蓝图
六 血缘宗法:孔子正名思想统摄下的等级观

第九章 孔子哲学的精神历史学和精神形态学构成
一 以因导革的精神历史学蓝图
二 人伦视阈的知识谱系
三 等级平等的多元价值系统
四 自我成就的存在论精神

第十章 顺性践行:孔颜人格世界中的颜子精神
一 孔颜人格
二 颜子精神

第十一章 孟子“仁政”理想中的普遍利益精神
一 以利益为出发点的“仁政”蓝图
二 助民利:重民.善民。贵民的落脚点
三 尊重个人劳动与维护个人利益
四 “以德求德”的思想局限

自然与道德:先秦人性论的两种路向
第十二章 自然主义人性论概观
一 德治主义人性论方向
二 人性初证:管子顺欲足欲的自然主义人性论
三 人性的阶梯:老子顺性无为的自然主义人性论
四 人性的阶梯:文子性欲分离的自然主义人性论
五 人性的阶梯:杨朱合理利己的自然主义人性论

第十三章 善恶人性论:血缘宗法专制的内在基石
一 人性善恶论的思想基础
二 人性善恶论的伦理政治化实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