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论:关于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的设想——一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br>一、为什么要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br>二、如何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br>三、“中国哲学批评史”之地位的安排<br>卷一:论“原创格式”期的中国哲学批评——再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br>一、《庄子·天下》之批评格式<br>二、《墨子·非儒》之批评格式<br>三、孟子“辟杨墨”之批评格式<br>四、《荀子·非十二子》之批评格式<br>五、《韩非子·显学》之批评格式<br>六、《韩非子·解老》之批评格式<br>七、《礼记·经解》之批评格式<br>八、《吕氏春秋·不二》之批评格式<br>九、《淮南子·要略》之批评格式<br>十、《论六家之要指》之批评格式<br>十一、《盐铁论·论儒》之批评格式<br>十二、《扬子法言·五百》之批评格式<br>十三、《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之批评格式<br>十四、“效用优先”格式之使用限度<br>十五、《白虎通义》之批评格式<br>卷二:论“佛禅格式”期的中国哲学批评——三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br>一、“佛禅格式”之起点<br>二、《论衡·问孔》之批评格式<br>三、《理惑论》之批评格式<br>四、人物品评之格式的转换<br>五、《人物志》之批评格式<br>六、《沙门不敬王者论》之批评格式<br>七、《复性书》之批评格式<br>八、《原人论》之批评格式<br>九、“三教论争”中批评格式的乖戾<br>十、“判教”之格式<br>十一、《碧岩录》使“佛禅格式”取得压倒优势<br>十二、《伊洛渊源录》之批评格式<br>十三、《圣学宗传》之批评格式<br>十四、《理学宗传》之批评格式<br>十五、《明儒学案》之批评格式<br>十六、“佛禅格式”之局限<br>卷三:论“西学格式”期的中国哲学批评——四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br>一、“西学格式”之起点<br>二、《天主实义》之批评格式<br>三、《三山论学纪》之批评格式<br>四、《主制群征》之批评格式<br>五、《性理真诠》之批评格式<br>六、“西学格式”之内涵<br>七、“西学格式”之最早使用者<br>八、明末清初的“四教论争<br>九、清代学术与“西学格式<br>十、吴虞反孔非儒之格式<br>十一、谢著《中国哲学史》之批评格式及其影响<br>十二、《新理学》之批评格式<br>十三、“张氏解读”的反驳<br>十四、两种解读之得失<br>十五、现代哲学史上历次“论战”之格式<br>十六、蔡、郭、贺诸先生之哲学批评<br>十七、20世纪哲学批评之主导格式:“本体论居先”<br>十八、“尚强”、“尚力”格式之一个例证<br>十九、未来哲学批评的一个可能方向:“知识论居先”<br>二十、“西学格式”之限度及其可能转换<br>结语:走出中国哲学批评的“连类”时代——五论创建“中国哲学批评史”<br>一、我们正处在“连类”中<br>二、走出“连类”的一种可能性<br>三、走出以“本体论”比附中国哲学的误区<br>四、走出以“实在论”比附中国哲学的误区<br>五、走出以“主谓式句辞”比附中国哲学的误区<br>六、走出“连类”不是不要“西学格式”<br>附录:简论“西方哲学批评史”之创建<br>一、创建“西方哲学批评史”之理由<br>二、创建“西方哲学批评史”之方式<br>三、“西方哲学批评史”之位置安排<br>主要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