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8085527
  • 作      者:
    (英)S.A.M.艾兹赫德(S.A.M. Adshead)著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S.A.M.艾兹赫德(S.A.M.Adshead),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历史学资深教授,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专攻中国历史,在中国盐政管理研究方面享有世界声誉。除本书外,重要著作有《中国盐政管理的现代化》(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Salt Administration,1900—1920)、《世界历史中的中亚》(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1993)、《欧洲和中国的物质文化:1400—1800》(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1400—1800)、《唐代中国:世界历史上的东方崛起》(Tang China:the Rise of the East in World History,2004)等。
展开
作者简介
  S.A.M.艾兹赫德(S.A.M.Adshead),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历史学资深教授,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专攻中国历史,在中国盐政管理研究方面享有世界声誉。除本书外,重要著作有《中国盐政管理的现代化》(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Salt Administration,1900—1920)、《世界历史中的中亚》(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1993)、《欧洲和中国的物质文化:1400—1800》(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1400—1800)、《唐代中国:世界历史上的东方崛起》(Tang China:the Rise of the East in World History,2004)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梳理了中国同西欧亚、非洲、美洲几个主要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国同新世界秩序或日超级文明的关系,强调中国历史对新兴世界秩序的影响,重新阐释了中国对世界体系建构做出的巨大贡献。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展示了一幅个性鲜明、富有启发意义的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画面,这幅图画不是中国历史的全部,却是西方和中国读者应该了解的最重要的部分。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来,至今已再版三次,在西方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是一本西方系统研究中国的经典著作。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世界的一部分:古代中国(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
  这一章将探讨汉朝时期,即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中国同外部世界的关系,同时还要简要回顾一下汉朝之前的周朝和商朝,以及汉帝国之后的三国和晋朝的情况。本章认为人类文明在更新世(Pleistocene)早期就打下了基础并延伸到新石器时代,尽管中国汉代也具有这样的基础,但它是以一种独创的形式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且与其他文明中心接触很少,因而在这个由不同社会组成的星球上,中国汉朝呈现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德日进认为历史是纺锤形的,即起初是统一的,然后向南半球扩散,继而向赤道过渡,接着向北半球聚合,最终归于统一。我们的故事就从扩散成最大程度的时期开始。
  我们先看看故事的“主人公”。在本书中,我们将自始至终围绕着四个主要文明展开论述:即东亚、西欧亚、哥伦布之前的美洲和黑非洲。这四个文明不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就其内部来讲都是同质的,就其外部来说都是异质的,都可以看作基本的文化单元。当然,每个单元还可以分为更加统一、更少隔离的亚单元,因此,东亚就可以看作以中国为核心,以亚洲内陆(Inner Asian)和东南亚为边缘;西欧亚很自然地分为北部(North)、地中海(Mediterranean)、大伊朗(Greater Iran)和印度(India);哥伦布之前的美洲可分为中美洲、安第斯高原这两个平行的高地文化,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北美洲平原、亚马孙河区丛林低地文化;黑非洲被赤道雨林平分为南北两部分,一新一旧,然后还可以再平分为亚沙漠草原社会和亚丛林森林社会。当然,尽管有这些不同的细分,每个单元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有足够的向心力和独立性,这一点构成全球历史的一个基本要素。
  但是,有两种反对意见需要面对。一方面,西欧亚作为一个统一体需要论证。从欧洲历史的立场看,西欧亚这个概念是一种不合章法的聚合,是语言、文字、宗教和伦理都不同的文明的混杂。沃纳·本道夫(Werner Benndorf)写道:“在地中海地区,有的人从左向右书写,有的人从右向左书写。”但从中国人的立场看,则更愿意忽略这些差别,认为整个西方从本质上来讲是统一的。在技术、社会学、观念和组织结构方面,印度、大伊朗、地中海和北部之问的区别不论有多大,但从年代上看是一致的,这一点与非洲的古老和东亚的年轻形成对照;从语言亲缘上看都属于印欧语系;从文字上看都属于字母文字,与图形文字形成鲜明的对照;从社会学上看,都属于神父—国王、战争—将军、商人—普通人的二元对立社会;都有个体与整体这一共有的认识难题;都受到希腊文化、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影响。真正的东方不始于苏伊士,而始于新加坡;不始于高加索,而始于天山。有一个观点认为,加尔文(Calvin)、圣·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阿尔·加扎利(A1-Ghazzali)、商羯罗(Sankara)、宗喀巴等人都是同一职位的简单置换。
  另一方面,把亚洲内陆草原和东亚放在一起,也需要必要的解释。游牧文化对动物和迁移特别重视,是人类生态学上最后一次大趋异,它产生了一种在社会、军事和人才方面原始而又鲜明的形式,在一个时期控制了世界上一半的畜力。在元朝统治时期,这种形式上升到国家组织的水平,进而在推动世界趋同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出现较晚(约公元前800年)、特征复杂和早期趋异等因素,否定了亚洲内陆作为文明的完整的、基本的资格,所以最好不把游牧文化看作一种文明,而是看作一个短暂的、特殊的亚文化。但接下来的问题是把它置于哪个文明之中。尽管第一个游牧国家西徐亚皇室(Royal Scyths)是由具有伊朗血统的人,以乌克兰为中心于公元前550年左右建立的,但由于游牧作为一种生态系统出现于更遥远的东方阿尔泰(Altai)地区骑驯鹿的兀良哈人(Uriyanghai)中间,由于草原游牧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比欧洲历史上要大,所以我们把内陆亚洲置于东亚地域的边缘。在这里,粗放的、军事化的游牧和精细的、民用化的中国核心区的农业形成了对比,但同时和东南亚边缘地带的海洋精英主义相契合。
  在四大文明之间,可以找出很多可比之处。第一,年代。黑非洲作为人类的摇篮,是最古老的,可追溯到数百万年以前。哥伦布之前的美洲或者美洲印第安是最年轻的,仅出现于冰川期以后,可追溯到数万年以前。从另一方面来说,西欧亚和东亚是非洲的两个孩子,在年代上介于黑非洲和哥伦布之前的美洲这两者之间,可追溯到数十万年以前,尽管就发达的新石器文明来说,西方要比东方古老得多。第二,人口。自新石器时代以来,黑非洲人口最少,不到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美洲印第安多一些,占八分之一多一点。接着是中国,那时其边缘地区人口稀少,所以总的来说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最后是西欧亚,它拥有当时主要的人口,占全球的一半。第三,结构。西欧亚有四个势均力敌的中心,且都有不稳定的等级阶层,因此很复杂。东亚只有中国这个单一的核心和恒久的边缘地区,因此比较简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美洲有高地先进文化和低地落后文化之分,二者截然不同。黑非洲尽管有南北两部分的划分,有草原和森林的不同,却是同质的。第四,组织。在这方面,西欧亚、东亚强大的组织和非洲、美洲弱小的组织形成明显的对比。西欧亚和东亚有不朽的帝国、共同的宗教、数百年的王国和古老的贵族,而非洲和美洲只有零散分布的部落、混杂的语言、不稳定的国家和频繁更换的首领。即便在弱小组织内部,也可以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美洲和黑非洲进行对比。尽管此时美洲经济还没有掌握新石器时代的所有技术,但它产生了两个不同的、虽说组织松散但权力过度膨胀的国家:阿兹台克(Aztec)和印加(Inca);而黑非洲尽管掌握了先进的铁器时代的技术,其国家建设的水平却很低。如果单纯从物质的角度来看待历史的话,那么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an)和津巴布韦(Zimbabwe)将是一个很大的嘲讽。
  以上就是四大主要文明的概况,它们拥有共同的技术基础、共同的形态,偶尔也有联系。它们组成了古代世界,这个世界和中国汉朝之间的关系,成为本章的主题。
  第一节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要了解中国与其他古代文明的关系,首先必须评价它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也就是通过将中国汉朝和古罗马帝国进行比较,来评价中国的相对地位和个体特征。也可以进行其他的比较,比如和中美洲的早期文明比较,和知之甚少的古代黑非洲比较,或者更诱人的,和帕提亚(Parthia)人统治下的伊朗比较,或者和孔雀王朝(Mauryas)时期的印度以及希腊、贵霜王朝(Kushans)比较。当然,哪一种比较也不能和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的比较媲美。因此,这一节首先分析中国汉朝与君士坦丁之前(pre-Constantitian)的古罗马帝国的共同点,然后再分析其不同点。结论是不同点大于共同点。
  一、汉朝与罗马的共同点
  汉朝与罗马的共同点主要体现在起源、组织和结局几方面。
  起源
  汉朝和罗马帝国都始于公元前3世纪,都是由位于西部边缘地区、保守、思想相对落后的贵族国家,向各自文明地域的军事扩张而建立起来的。罗马共和国不完全是希腊世界的成员,秦国在周朝时期也是一个外来者。两个帝国的扩张都有赖于政治稳定、农业发达所孕育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和纪律严明的军队,这些因素和政治不稳定、人为的城市发展以及过度专门化的军事技术,形成鲜明的对比。两个帝国都首先进攻商业上的对手,分别是西方锡、银丰富的迦太基(Carthage)和东方盐、铁丰富的齐国;然后在一些边缘地区进行殖民,即分别在希腊东部、高卢(Gaul)和中国的楚国、吴越地区殖民。同样,两个帝国在征服之后接着都是内战,并以进行扩张的旧贵族的灭亡和新官僚的崛起而告终,新官僚给其思想穿上复古的外衣,夸大其自身的延续性,从而掩饰其新生性。因此,奥古斯都(Augustus)以新传统主义重建共和国的做法,和汉武帝模仿古代圣贤统治者封禅的举措类似。这两个帝国中新的官僚统治者都借助富有进取精神、性格鲜明的皇帝遗孀的帮助,分别得到了虽然战败但文化程度更高的东部人的支持,即希腊自由人和河南士大夫的支持。这两个皇帝遗孀,在西方是阿格里皮娜(Agrippina),在东方是邓皇后。
展开
目录
第三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 世界的一部分:古代中国(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
第一节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40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400年的世界组织

第二章 世界的中心:晚古时期的中国(公元;400年至1000年)
第一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的世界组织

第三章  世界的中轴: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公元1000年至1350年)
第一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的世界组织

第四章  世界的地平线: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国(1350年至1650年)
第一节 1350年至165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1350年至165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1350年至165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1350年至1650年的世界组织

第五章 世界中的世界:启蒙时期的中国(1650年至1833年)
第一节 1650年至1833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1650年至1833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1650年至1833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1650年至1833年的世界组织

第六章 两个世界之间:现代时期的中国(1833年至1976年)
第一节 1833年至1976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1833年至1976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1833年至1976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1833年至1976年的世界组织

第七章 第二版附记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