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年11月,整个百济战场才平静下来。刘仁愿继续驻守百济,为实施南北夹攻高句丽战略,协调战后新罗与百济,唐朝与倭国关系奔波。刘仁轨则苦尽甘来功成名就,在完成新罗、百济会盟之后,带领新罗、百济、倭、耽罗使者返回唐朝。新罗王金法敏率军队退回新罗,酝酿新环境下与唐朝交涉之策略。百济原太子扶余隆先是被任命为检校熊津都督,后又担当司稼正卿,参与乾封元年(666)封禅泰山之大典。而倭国举国上下则被白江口之战失利气氛所笼罩,开始实施一系列针对唐朝可能越海进攻的切实应对措施。<br> 关于白江口之战唐、倭双方胜败的原因,至今仍是学界经久不衰的谈论话题。需要说明的是,唐朝虽然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但由于与新罗对朝鲜半岛前途设计的差异,唐、罗关系迅速恶化,并引发相互战争。而此时唐朝西北吐蕃势力频繁东进,危及唐朝都城的安全。唐高宗君臣在痛苦的抉择中最终与新罗达成妥协,即在新罗承认并加入唐朝固有的天下秩序前提下,认同新罗三国统一的既成事实,唐朝势力退出了朝鲜半岛。新罗完成统一,并成为白江口战斗后最大的受益者。倭国在白江口战斗后,放弃此前对朝鲜半岛的非分企图,加大力度改造内政,延续学习大陆先进文化政策,通过各种渠道频繁遣使人唐。与此同时,倭国时刻保持警惕,采取积极防御政策,组织百济、高句丽遗民修筑朝鲜式坚固的城池,确保日本列岛的安全。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