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还原与给予:胡塞尔、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748112
  • 作      者:
    (法)让-吕克·马里翁(Jean-Luc Marion)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9
收藏
编辑推荐
  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也是现象学的神学转向的主要推动者。
  马里翁以独特而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以及前者对后者在微观意义上的影响。通过严格的文本学考察,马里翁指出,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做出的突破,被海德格尔正确地理解为“被给予性”。然而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进行的还原的努力,却以失败而告终。
展开
作者简介
  让-吕克·马里翁(Jean-Luc Marion),1946年出生于法国,曾先后就学于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高师,现在索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任教。 
    马里翁是当代法国最知名的哲学家之一,是法国现象学运动第三代的代表人物,也是现象学的神学转向的主要推动者。 
展开
内容介绍
  自笛卡儿以降的近代西方哲学,以意识哲学占据主导地位。而海德格尔的横空出世,则让存在论几乎成为现代哲学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以德里达、勒维纳斯、H·亨利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哲学家,不约而同地以现象学的方法踏上了超越存在论的道路。
  马里翁以独特而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早期思想,以及前者对后者在微观意义上的影响。通过严格的文本学考察,马里翁指出,胡塞尔在《逻辑研究》中所做出的突破,被海德格尔正确地理解为“被给予性”。
  然而在此基础上,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所进行的还原的努力,却以失败而告终。这种失败的原因,恰在于海德格尔没有认识到“还原越多,给予越多”。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突破与拓展
  第1节  两种解释与一项拓展
  “一部突破性著作,ein Werk des Durchbruchs”——在《逻辑研究》第一版于1900-1901年问世之后13年,胡塞尔正是用这一席话向这部著作致意的。这种说法在溢美之词的下面几乎无法掩饰它的式微。就在同一年,胡塞尔出版了《观念》第一卷,如果他此时仍然向《逻辑研究》致意,那么,这恰恰是旅行者的致意方式,——从行将远去的船上向永远地留在身后的土地致意。在1913年,在正是由于突破才成为可能的东西面前,突破反而黯然失色;胡塞尔径直对此予以肯定:“一部突破性著作,因而它不是一个结尾,而是一个开端。”因此,这样一种悖谬性的论点一直主导着对《逻辑研究》的解释:对突破的认可仅仅是为了使它直接服务于后来的现象学的开端;这种转换是一种有争议的偏差呢(像茵伽登及其弟子们所认为的那样)还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像胡塞尔本人所认为的那样),这一点是无关紧要的,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突破都只有在与它所尚未表达出来的东西相关联时才得到理解。
展开
目录
前言
注释文献
引论:现象学本身
第一章  突破与拓展
第1节  两种解释与一项拓展
第2节  直观的诸领域
第3节  在场的完成
第4节  对含义不了解?
第5节  无直观的在场
第6节  被给予的明见性
第7节  作为问题的被给予性
第二章  存在者与现象
第1节  对存在论弃而不用
第2节  存在论的方法
第3节  “被还原”到当下客观性的“现象”
第4节  从不显现的现象到“存在的现象”
第5节  还原的两种含义
第6节  双重还原——“此在”
第7节  双重还原——虚无
第三章  本我与此在
第1节  笛卡尔在海德格尔道路上的形象
第2节  原初交锋的现象学主旨
第3节  第一个耽搁:未经规定的“我在”
第4节  第二个耽搁:世内存在者的持留性
第5节  “此在”作为对“本我”的“拆解”
第6节  “此在”作为对“本我”的确证
第7节  “本我”的重复性
第四章  存在的问题或存在论差异
第1节  突破与差异:“存在与时间”
第2节  显现与延迟
第3节  出现与按语
第4节  最根本的不可思议之处
第5节  “存在问题”无法还原到“存在论差异”
第6节  存在问题作为发问在存在者层次上的优先性
第7节  通过“存在论差异”无法认清存在论
差异
第五章  存在与区域
第1节  存在论的可能性
第2节  作为“普遍的和真正的存在论”的现象学
第3节  匿名的存在论概念
第4节  对象性的形式特征
第5节  第一个不足:根据普遍性
第6节  第二个不足:根据还原
第7节  在存在之外的“自我”
第六章  虚无与要求
第1节  通向“存在的现象”
第2节  “此在”之情绪
第3节  虚无作为存在之诠释学
第4节  最后的呼声——要求
第5节  深度无聊
第6节  第三个还原
第7节  在存在之外的“此”
结束语:被给予的诸形象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