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学
1928年3月24日,正是乍暖还寒时分。
天还未亮,济南千佛山下齐鲁大学的一间学生宿舍里就亮起了灯光。
昏黄的灯光下,借宿在此的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学生吴金鼎已经起床洗漱 完毕。
吴金鼎(1901—1948),字禹铭,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正月,生于 山东省安丘县宋官疃乡万戈庄村。他早年是齐鲁大学的学生,这次是专程 从北京清华学校回乡参加自己计划中的考古调查活动的。
他轻轻地叫醒这间宿舍的主人,自己的同窗好友张敦讷。张敦讷应声 猛地坐了起来,着急地埋怨道:“为,为什么不早些叫醒我?” 见张敦讷紧张急切的样子,吴金鼎故意模仿他口吃的样子说:“不, 不着急,你接着睡,睡好了!”张敦讷又吃吃地道:“快,快吃早饭,别 ,别误了大事!” 张敦讷(1895—1979),字默生,生于淄博市临淄区呈羔村,他是吴金 鼎在齐鲁大学时的同学,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又回母校任教,当时已是 一名年轻的大学讲师。张敦讷出身书香门第,因从小患有重度的“口吃” ,见人不能出一语,故父母为其取乳名“讷儿”,其父尝忧叹日:“讷儿 口讷,人拙口讷,将来何以舌耕唇耘!”论年龄,张敦讷年长吴金鼎六岁 ,因为二人情同手足,吴金鼎便时常开他的玩笑。张敦讷为人敦厚,心怀 宽广,一生追求进步,他执教“必以心血注人,必以求其先知为本”,深 得学生爱戴。20世纪30年代在济南高级中学任校长时,他冒死掩护当局搜 捕的楚图南、胡也频等进步学生出走,因此被山东督军张宗昌以“赤化” 罪名全省通缉,幸得外籍牧师保护,方免于难。1941年后,张敦讷先生历 任上海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中文系教授,四川省民盟省委文教委员。张先 生对先秦诸子见解独到,有《先秦诸子文选》、《老子章句新释》、《墨 子精选读本》、《韩非子新编》、《庄子新释》等学术专著及《大王牛传 》、《异行传》、《默生自述》、《耶苏与墨翟》等传记文学作品传世。
他以超凡的毅力,矫正了自己的“口讷”,孜孜于教书育人,“舌耕唇耘 ”了半个世纪。
二人胡乱喝下几口凉水,吞下两个掺和着高粱面的菜团子,又每人在 怀里揣上几块干粮,就推门朝外匆匆赶去。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济南以东 七十多里地的龙山镇,探访闻名已久的东平陵城故墟。
在学校门口,他们遇到了一点麻烦。因为天还未亮,还没到开门时间 ,又正当兵荒马乱之世,外面天天都有杀人的消息传来,所以门卫为安全 计,对他们二人盘诘再三,坚决不同意为他们提前开门。
张敦讷虽口拙,人却格外机灵。他对门卫好言相求,又在谈话中扯上 了淄博老乡的关系,门卫这才勉强同意打开一条门缝,让他们二人钻出去 后又立即把门锁上,并声明若是二人有个三长两短,千万不要把账记在他 的头上。
创办于1917年的齐鲁大学,是一所由英美教会人士主持的学校,早年 由潍县、青州和济南的三家教会学校合并而成,后来又有南京的金陵大学 医科、汉口的大同医学院和北京的协和女子医学院并入,素以治学严谨著 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齐鲁大学曾经聚集了一大批文化、教育界的名流 ,是国内知名的综合大学之一。齐鲁大学是传教士移植西方教育制度和教 学管理模式在山东省境内创建的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一所综合性教 会大学,在学校管理、师资结构、教学管理、实践活动等方面都借鉴了西 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办学模式,制定严格而高效的教学管理措施以保障教 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客观上,它传播了近代西方科学知识,顺应了中国近 代化的历史潮流,促进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
吴金鼎与齐鲁大学有着不解之缘。他幼时就读的潍县广文学堂就是齐 鲁大学的一部分。1918年2月,17岁的吴金鼎通过严格的考试考入齐鲁大学 ,毕业后留校任教数年,直到1926年考入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1937年在 英国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工作,历任齐鲁大 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图书馆主任等职。
吴金鼎和张敦讷出校门后径直东行。天上的星星睡眼朦胧,犬吠声由 近及远,一阵高过一阵。二人的手中各握着一根粗壮的木棍,不单是为了 壮胆,还另有用途——他们要去东平陵探寻古物,木棍是必不可少的掘土 工具。七十多华里的路程,全凭二人的脚底板。为了能在中午之前赶到目 的地,他们不敢怠慢,按照地图所示方向,一路向东急行。
天色渐亮,路上的行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沿途不断与逃难的人群 相遇,衣衫褴褛的庄稼人,扶老携幼,呼爹喊娘,一路乞讨向关外涌去。
1927年和1928年山东境内连续两年大旱,颗粒无收,又兼军阀混战,兵燹 连绵,苛捐杂税多如牛毛,混世魔王张宗昌治下的齐鲁之邦,赤地千里, 民生凋敝。
自1925年在“东北王”张作霖的提携下就任山东督办起,张宗昌就把 山东当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他与日本人内外勾结,对人民群众进行敲 骨吸髓式的压榨和剥削,其所征捐税名目有戏捐、娼捐、鸡捐、“讨赤” 捐、牙税、粪税、狗税、青菜税等数百种之多,横征暴敛,无所不用其极 。
1928年2月20日的《晨报》记录了当时山东人民的生活惨状: 山东 省南、西南、东南三部,如沭水、沂水、汶河流域及待筑高徐路沿线各县 ,于一九二六、一九二七年中,农业欠收。收成最多者不过二成,其值不 敷纳税之用。因是粮米缺乏,物价暴涨。草根树皮,掘食殆尽。加以土匪 骚扰,占据民房,且指使人民供衣食,稍有不遂,则飨以刺刀,因是死者 不知凡几。民间鸡犬,悉被屠杀,农具亦皆散失。日人则乘机于高密、日 照、青岛一带,收买活牛,运往日本,故耕牛早已断迹。人民处此环境之 下,生路断绝,势不得不出于一走。……抛弃田产,远离家乡。
沿途所见使这两位悲天悯人的学子心如刀割。悲切的呼号萦绕耳边, 一片阴云笼罩心头,但二人没有胆怯,而是迎着阵阵寒风,大步向目的地 走去。
P19-22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