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古代制笔业的发展
(1)统一毛笔的名称
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说明,在原始社会末期,毛笔即已出现。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毛笔制作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毛笔的使用也日益广泛起来。到了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不少关于毛笔的文献记载。如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器》说:“不律谓之笔”,郭璞注:“蜀人呼笔为不律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讲:“聿,所以书也。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这些可以说明,当时各诸侯国普遍使用了毛笔,只不过是对毛笔的称谓不同罢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书同文”的政策,把“不与秦文合者”统统废除。因此,秦始皇在统一文字的同时,也统一毛笔的名称是比较自然的。
(2)兴旺的汉代制笔业
战国时期,人们开始选用兔毫作笔毫;兼毫笔的出现,大约在西汉末东汉初。兔箭毛具有尖锐、刚劲的特点。直到今天,兔箭毛也是制作毛笔笔毫的最佳选料之一。以山兔的兔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毛笔,称为紫毫。其造价较高,且纯紫毫笔刚性也过强。兼毫笔则既具刚劲有力的特点,又具含墨多等性能,从而满足了人们对用笔的不同要求。汉代社会科技文化进步,书法艺术发展,或许是鉴于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的巨大损失,汉代政府重视文献的收集,保藏和整理工作,并设置了专门抄写书籍的职官。曾有谚语流传:“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隶书自秦代始,至汉亦趋成熟。当时社会称隶书为“吏书”,说明只要书法好,则是知礼义,就可成为官宦了。而优质毛笔又是朝廷赏赐权贵的时尚物品,《汉宫仪》载:“尚书郎日赐赤管大笔一双”。可见汉代对文化事业的重视,推动了制笔业的发达。汉代,社会经济与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还造就了一批历史上名气很大的书法家,如曹喜、张芝、蔡邕等。其中,张芝又擅于制笔,享有“张芝笔”的美誉,为不少书法家喜用。而《淮南子》中描写的“苍颉作书,鬼夜哭”。[东汉]高诱注:“以为鬼或作兔,兔恐见取毫作笔,害及其躯,故夜哭。”则更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当时大量取动物毛制笔和文化艺术领域里的一派兴旺景观。
(3)最早记载毛笔制作工艺的文献——《齐民要术》
晋代王隐在《笔铭》中曾说:“岂其作笔,必兔之言,调利难秃,亦有鹿毛”。汉代的制笔,已经采取兼毫即韧性各异的兽毛搭配使用制做笔头。除了兔毫之外,当时也选用羊毫、鹿毫等制作笔头。如前提到的,1972年在甘肃武威市汉墓出土的“白马作”毛笔(见图SB1—10),其笔头的中央部分(称笔柱)是紫黑色的硬长毛(即兔箭毛),外围部分(称披毛)是较短的黄褐色软毛(即狼毫)。“兼毫笔”笔锋刚柔相济,便于储墨,不仅适于汉字书写,又满足了对提高汉字书写速度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蓄墨量加大的兼毫笔的发明,反映了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字应用程度在不断加大的变化。制笔选用柔软的黄鼠狼毛作披毛,紧紧地围抱着笔柱,笔头不易分绺、不易开叉,墨的容量增加。这不仅是制笔史上的一次重大进步,还为以后制笔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汉代创始的这种披柱法制笔工艺至今仍然是毛笔制作的一种主要方法。
王羲之的《笔经》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都记载了披柱法的制作工艺。其中,《齐民要术》一书介绍了魏人韦诞的《笔方》,即“韦诞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记载毛笔制作工艺的文献。以后各代所产生的有关制作毛笔的文献,也都是在这一基础上发展的。韦诞在所著的《笔方》中谈到制笔的过程是:先要用铁梳梳理兔毛和羊的青毛,把不整齐不清洁的去掉,使它不弯曲杂乱。做完这些后,将其分开,用梳背拍打整齐,毫尖和头上都必须排扁,达到极均匀、平整,好使用。然后将羊青毛缩拉到离兔毫头下二分的地方,再合起来,排扁,卷起来,卷到极圆。卷好后,尽力将其扎紧。将整理好的羊毛放在中央,名叫“笔柱”,有的将其称作“墨池”或“承墨”。再用兔毫青固在羊青毛外,和作柱的方法一样,使中心整齐,也使其均匀平整。用力捆扎,放进管中,宁可让毛长而让笔加深,宁小不要大是制笔的关键。
7.古代的几种名笔
制笔历史上有名的中国制笔大家和名笔不少。比如:汉末的张芝笔,唐诸葛氏和陈氏所制的宣笔,宋时的“鸡毛笔、胎发笔、鼠尾笔、狼毫笔”,元明清时代的湖笔和湘笔等。其中,明清时代以“湖笔”为代表的毛笔制作业鼎鼎有名,达到了中国古代制笔史上的高峰。
(1)唐宋宣笔
唐代,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安徽省宣城一带,时称宣州,是唐时的制笔中心,也是中国制笔史上第一个有历史文献记载的制笔中心。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说:“笔盖出于宣州,自唐唯诸葛氏一姓,世传其业。”当时,宣州生产的毛笔在唐代的毛笔业中是很著名的,称为“宣笔”。在宣州笔工中,尤以诸葛氏最为著名。诗人白居易在《紫毫笔诗》中写道:“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州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选一毫。”韩愈和柳宗元等也都写过赞誉兔毫笔的诗。唐代毛笔,从吐鲁番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中已有出土。据资料报道,日本奈良正仓院收藏有部分唐笔,与吐鲁番出土的唐笔相似。唐时,宣笔在选料和技艺上十分讲究,其中一种因锋短、形如鸡距,而称为鸡距笔的笔,不仅令文人名士极为推崇,而且成为进献朝廷的贡品。白居易还曾写过一首《鸡距笔赋》赞扬鸡距笔。
(2)无心散卓笔
唐宋时期,制笔名家辈出,其中声誉最高的,当首推宣州诸葛高。诸葛高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新制出一种无心散卓笔,为长锋笔的制作创出了新路。无心散卓笔,“卓”意为直立,是由一种或几种兽毛参差散立组合成笔头。虽无披毛拢抱,却根基牢固,久用不散,深得文豪苏东坡及众多文人的喜爱。这种制笔方法又称“诸葛法”,它适应了书体对毛笔性能和品种方面提出的新要求,促进了书画事业的发展和书法风格的变化。用这种无心散卓笔写的字非常丰满、肥润,笔头含墨也更多。据《文房四谱》记载,宋时制作的毛笔不仅有“大笔如椽者”,还有可写小字的特种毛笔:“写小字,小如半麻粒许,瞬息而就,或于稻粒之上写七言诗一绝,分闲布白,历历可爱”。这可能是古代微型书法的最早文献记载。
(3)明清湖笔
继宣笔之后,首屈一指的中国名笔就是“湖笔”了。南宋王朝的南迁,使得制笔中心由宣州南移到以湖州为中心的江、浙一带。到元代时,浙江吴兴(今湖州)的制笔业逐渐取代了宣笔的笔坛霸主地位。吴兴善琏镇居民,多擅制笔,又有一套合理的工艺流程,保证了产品质量,所制之笔以柔润适宜的长锋羊毫笔著称,博得人们的偏爱,并为明、清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到了明代,湖笔之名更盛。明屠隆在其《考槃余事》中讲:“大抵海内笔工,皆不若湖之得法。”并首次总结出了对制做毛笔四大性能的要求,即:“尖、齐、圆、健”,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毛笔的“四德”。这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献,记载了毛笔制作的选料、造型、保养和历代的制笔名家,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部比较完整而系统地介绍毛笔知识的参考书。自明末清初以后,“湖笔”制作技艺逐渐传到全国各地。在江苏、上海、天津、北京等地都有了“湖笔”店。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创于清初的湖州“王一品斋笔庄”。湖笔依其锋颖的长短可分为长锋和短锋,而据笔头的粗细又可分为厚锋和薄锋。长锋羊毫笔锋颖长,锋腹柔,贮墨足,使用时利于一气呵成,是行草、草书的理想用笔。厚锋羊毫笔,笔头肥厚而滋润,含墨多,笔腰健力足,宜于书写淳厚肥硕的大字和作泼墨写意画。瘦锋羊毫笔锋大小适中,运转灵活,宜于书写中、小楷行书和草书。
毛笔——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历经数千年发展,其品种、样式繁多,以其独具的魅力和历史贡献被誉为“文房四宝”中之一宝,在世界艺术宝库中闪烁着中华民族的光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