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苦境:中国近代文化怪杰心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144569
  • 作      者:
    孙郁主编
  • 出 版 社 :
    团结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林纾、辜鸿铭、章太炎、李叔同……他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在历经磨难的上个世纪,他们或激进、或退守、或放荡不羁、或皈依佛门的“怪异”行为,他们挣扎与苦闷、反叛与抗争的心路历程,呈现出与今天学人所不同的学识、学养、气质、胸襟和情怀,诠释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条,再次唤起我们对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怀念与怀想。
展开
内容介绍
    《苦境中国近代文化怪杰心录》讲述林纾、辜鸿铭、章太炎、李叔同,他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在历经磨难的上个世纪,他们或激进、或退守、或放荡不羁、或皈依佛门的“怪异”行为,他们挣扎与苦闷、反叛与抗争的心路历程,呈现出与今天学人所不同的学识、学养、气质、胸襟和情怀,诠释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生信条,再次唤起我们对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怀念与怀想。
展开
精彩书评
    林纾
    他根本不懂外文,却成琦著名的翻译家一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迪者之一,后却又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他七上春官却终身不仕,他眷恋清室但不反民国……
    辜鸿铭
    他生在南洋,学往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但不论在哪里,人们都把他视为“外人”。
    章太炎
    他生于专制时代,是反专制的革命家,他学养深厚,自命不凡;他性格怪异,脾气暴躁,
    动不动就和人闹翻;他文笔犀利,和人论战,无所币发,冷嘲毒骂,汹涌而去;他曾公开批评孙中山,被当时报纸称为“章疯子”。
    吴虞
    他的前半生,致力反孔,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享有声望,而在晚年,他由“光荣”转向了“颓唐”,成他的是时事,毁他的却是什么?…”
    李叔同
    他曾是名满天下的艺术大师,他曾是“重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在生命的最终,他留下了“悲欣交集”四个字,这大约便是他对自己整个生命的最深刻的感叹。
    黄侃
    作学问极其艰苦严谨,玩乐时极为放浪不羁,革命时激昂慷慨冒死犯难,革命后归稳林泉不问政治;交接中恒与人杵以善骂称,去世后人多怀思币念前嫌。之所以如此,只因其个性中的一个“真”字。
    朱湘
    他曾悲愤地发出“我弃了世界,世界也弃了我”的吼声,在二十九岁时纵身跳入冰冷的江水,是什幺使这位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放弃生命?……
展开
精彩书摘
    一、出身贫寒而刻苦力学
    1921年秋,林纾撰《七十自寿诗》二十首,略述生平遭际,其中第一首就说:
    畏庐身世出寒微,颠顿居然到古稀。多病似无生趣望,奇穷竟与饿夫几。回头未忍思家难,傲骨原宜老布衣。今日王城成小隐,修篁影里掩柴扉。
    (见朱羲胄述编《贞文先生年谱》卷二第46页。以下简称《年谱》)
    中国知名人物中出身寒微的并不少见,但像林纾这样穷苦困顿到形同饿夫,并且旋起旋落、灾祸不断的却也不多。
    福建姓林的很多,但林纾这一支并非土。其十世祖自金陵(今南京一带)迁居闽县之莲塘村,世世代代,俱是农夫,过着土里刨食的艰难生活。
    据林纾在《先大母陈太孺人事略》(见《畏庐续集》)中说,到他祖父那一辈,因为母亲(林纾的曾祖母)双目失明,生活益艰,便离开土地,到城里去做工。具体做什么工作,现在已无可考实,但从收入很低这一点来看,大概也不外卖苦力或跑腿打杂之类。除一日两餐外,主人每月只给一千二百钱,根本不够养家,所以林纾的祖母和大姑还得没日没夜地做针线活,每天可得百钱。即便这样,还是填不饱肚子。当时林纾的父亲刚会走路,家里每天熬两顿稀饭,先捞稠一点的给七十高龄的曾祖母,然后喂父亲,祖母和大姑就只能喝点稀汤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几年,曾祖母八十一岁上去世了。这时父亲已经十三四岁了,便出去作了童工。多了一个人赚钱,林家的生活渐渐有所改善,林纾的叔父也有机会读了几年书。
    林纾的父亲,名国铨,字云溪,是个很能干的人。年龄稍长,受到城中栗公的赏识。某公经营官盐,把建宁一路的生意全权委托给他,几年间,确实赚了不少钱,于是拿出一千缗,在城里玉尺山脚下典了一所房子居住。
    林家虽然有钱了,但是没有地位,经常受到土豪劣绅的欺负。当时福建流行一种铁钱,一千个铁钱顶一百文铜钱。林国铨典房子的时候,典券中只写了钱数,而没有注明是铜钱还是铁钱,因此让人钻了空子。
    有个叫陈莲峰的,是位举人。当地民风淳厚,素重科名,举人的身份是很受人尊敬的,但是这位陈举人却寡廉鲜耻,武断乡曲,鱼肉百姓。
    一天,陈举人让人提着一千五百缗铁钱,到林家赎屋,实际上只值铜钱一百五十缗。
    林纾的父亲往建宁贩盐,不在家,祖母陈太孺人出面与陈举人理论,老太太义正词严地说:
    “先生科名中人,异日即为他省之官吏。狱贵察情,宁不知铁钱千仅抵铜钱百耶?老妇辛苦哺儿,幸儿能典屋以安老妇,今先生必欲覆吾巢何也!”
    陈举人理屈词穷,不能正面作答,只是大施淫威,“飞掷杯碗,摧折几案,隳突咆勃如悍吏”,威逼交出典券。陈太孺人叹气地说:“果读书人不可理喻者,老妇受赎还屋可也。”随即掷券于陈,一月后移家于城外横山。
    孰料祸不单行,父亲雇往建宁贩盐的两条船,中途遇到旋涡,触礁沉没。当时对官盐的管理是很严格的,父亲拿出所有的资产予以赔偿,从而又复一贫如洗了。
    祖母倒是很看得开,说道:“吾子谨愿,今如此,天也。且余少居贫,迨老再困,直复吾故而已,吾不贫之畏也。”(均《畏庐续集·先大母陈太孺人事略》)
    祖母这种处变不惊、安贫乐道的达观态度,对林纾性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然而,看得开是一回事,一大家子人需要吃饭却是个实际问题,所以父亲不得不远离家乡,到台湾淡水去做生意。
    但是最初几年,由于资本短缺,人地生疏,父亲根本没有赚到钱,不仅没有钱寄回家,有时连回家探亲的路费都没有。这时候林纾才五岁(虚岁,下同),便到外祖母家寄食。外祖母待他很好,但他经常受到邻家小孩的讥笑和欺侮,不久就气愤地跑回家来,再也不去了。母亲以为他有志气,亦即听之。
    家里的生活实在困难,到他九岁那一年,可以说达到顶点。这一年,他又添了个弟弟,正好父亲回来探亲,但是为了生计,弟弟出生的第二天,父亲就又回台湾去了。这时全家共有九口人,父亲常年在外,困不能归;祖父、祖母年老体衰,需人供养;叔父新丧偶,又没有工作,无计可施;林纾本人和弟弟秉耀、堂弟秉华,年尚幼小,浑不解事,嗷嗷待哺;全家人惟一的生活来源就是母亲和姐姐做针线活挣的那点钱。姐姐只比林纾大五岁,其实也还是个孩子,加上年景不好,盗匪横行,所以母亲的境遇比当年祖母率大姑治针黹以赡家时还要艰难,连一天两顿稀饭都不能保证,每月有五六天不能举火。林纾后来在多篇文章中记述了当时的苦况,读来令人泪下,例如其《先妣事略》云:“耀生二日,府君客游台湾。资尽,困不能归。岁大寝,澳门贼以铜艇阑入内港,聚江南桥下,谬言与南船竞铁锚,发炮互轰。纾适家横山,距江三里,飞弹蚩然,日夜从屋上过。比屋奔徒略尽,宜人以无食故,不得去。先大母方病,大姊稍省人事,键纾不令出,拥弟及妹环宜人而泣。宜人方缝旗,抚慰大姊言:“抵夜尽三旗,可得钱四百许;明日,大父母及尔兄弟当饱食矣。”纾时幼冲,不知母言之悲也(见《畏庐文集》)。
    又在《母弟秉耀权厝铭》中说:
    亡弟秉耀甫周岁,先君客游于台,资尽不能归。一家九人,成仰母孺人及长姊针黹以自给。一日再食,至不能举。纾方九岁,向午自塾归,母以四钱市馎饦,命食之,遣去,不言全家之未举火也。弟时盘旋地上,见炉中沸渖,问先大母曰:“糜乎?儿饥也!”大母泣,母孺人强笑呵之,而心愈悲(见《畏庐文集》)。
    这种艰难苦况,到林纾十岁时才有所好转。这一年,叔父(名国宾,字静庵)得到一个塾师的位置,每月可有三两银子的收人。这样,祖父母和林纾兄弟就不用饿肚子了。第二年,父亲的生意也有起色,八月,从台湾寄回二十两银子,以后每月都有钱寄来,从而全家都可以每天吃饱饭了。
    当然生活还不富裕,母亲和大姐还得继续做针线活予以贴补。十六岁时,林纾自己也去了台湾,帮助父亲经商,做一些簿记、杂务之类的工作,一待就是三年。十八岁回来结婚。
    这几年,全家人日夜劳作,虽然辛苦,倒还平安。不料结婚后的第二年便“丧葬接踵”,“苦更不翅”。先是祖父见背。不久,父亲身染重病,自台湾归来,调养四十日,不治而亡。接着,年迈的祖母承受不住丧夫失子之痛,也撒手而去了。年仅十九的林纾,连逢三丧,悲梗劳顿,身心交瘁,得了严重的肺病,“日必咯血,或猛至者,则盈碗矣”(《畏庐三集·述险》)。
    林纾的叔父这时也在台湾,接替了父亲的位置,但他又在台湾成了家,实际上没有能力照顾福州的家了。于是林纾不得不自己挑起养家的重担。二十一岁时,他到一户姓王的人家作教师,不知为什么,不久就离开了(胡孟玺著《林琴南轶事》云:“先生早岁在乡,日必习武一小时,授徒时亦然,曾因此而且被迫辞馆。”不知说的是不是这一家)。他的朋友王灼三(字薇庵)见他实在困难,一时又找不到工作,就想了一个变通的办法:请他到自己家里坐馆,而自己则就馆于别家。
    王家其实也不富裕,所以这对患难之交互相扶持、互相鼓励的精神便更觉可贵。林纾后来在《告王薇庵》(见《畏庐文集》)一文中回忆当时的情况说:
    呜呼!士当贫贱坎凛之日,亲戚之形神不接,知交见而奔避。于此有人扶之、携之,虽侩也、屠也吾犹侣之,而况躬孝友之行,负文章之名,爱我以德,接我以礼,感我以情者耶?忆戊寅之间,君馆余于家,君别出馆于史氏。数日必归,归必把余之手而谈。时雨盛屋穿,数易其座,渗随及之。君与余方纵谈世务,倾吐肝胆,怡然有得,而各忘其贫。
    戊寅即1878年,时林纾二十七岁。从这段文字中,不难看出林纾当时生计之窘迫和精神之旷达。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令林纾终生痛心疾首。
    林纾的弟弟秉耀,见哥哥实在辛苦,有心帮他一把,又想哥哥喜欢读书,但为生计所迫,至今学业未成,自己应该玉成他,于是和母亲商议,想到台湾投奔叔父,学做生意,挣钱养家,以便减轻哥哥的负担。秉耀自幼体赢多病,所以林纾知道他的想法后极力劝阻。但是秉耀心意已决,便趁林纾赴试不在家的时候,毅然去了台湾。当时台湾是有名的瘴乡,秉耀抵台,正值时疫流行,四个月后即染病而亡,死时虚岁才十九岁。噩耗传来,林纾痛不欲生,立即赴台奔丧。一年后,棺椁运回,厝于玉尺山麓,林纾写了一篇感情深挚的《母弟秉耀权厝铭》,中云:“呜呼!纾不孝不友,竟以口腹累吾弟矣!”沉痛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林家生活条件的根本转变,是在林纾三十一岁考中举人以后。
    中举需要读书。林纾的读书道路也是很不平坦的。
    林纾五岁的时候,家贫无食,寄居外家。有一天,外祖母带他上街,老远听到朗朗读书声,他便情不自禁地跑过去,一看,原来是处塾馆,先生正教学生读《孝经》,他即站在窗外静听默念,反复几遍之后,居然能够背诵。他从中得到了极大的乐趣,此后便经常到塾馆窗外偷听。一次,天上下起细雨,林纾听得出神,衣服都淋湿了,他还浑然不觉。后来塾师发现了他,把他叫进屋里,问明情况,知道他因为家贫,不能人学,而内心实在渴望读书,塾师深受感动,破例允许他免费旁听。
    这位著名翻译家、文学家的学业就这样戏剧性地开始了。后来他在《蠡叟丛谈·凶宅》中说:“余五岁时……背灯读《孝经》”。可见他在这个塾馆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养成了读书的能力和兴趣,为他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林纾从外祖母家跑回去以后,家里虽然困难,但是长辈们见他有志向学,并且确实希望能出个读书人改换门庭,所以还是送他人村塾。
    小林纾学习刻苦,进步神速,塾馆功课之外,又拼命自学。晚年他在教育子女时回忆当时情景说:
    余自八岁至十一岁之间,每积母所赐饼饵之钱,以市残破《汉书》读之。已而,又得《小仓山房尺牍》,则大喜。母舅怜之,始以其《康熙字典》贶我。时吾攻读甚勤,尝画棺于壁,而挈其盖,立人于棺前,署曰:“读书则生,不则入棺!”若张座右铭者(《年谱》卷一第5页)。
    有一天,他在屋角的一只破箱子里翻出叔父留下的几本旧书,有《毛诗》、《尚书》、《左传》和《史记》,他如获至宝,随即翻阅起来。《史记》只剩下半部,年表及八书部分不见了,幸而本纪、列传都在,他顺手翻到《魏其灌夫武安传》,读之,大喜曰:“此等文章,最人人肝脾!”接着,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把半本《史记》全部读完了。他从而受到启发,心想,家里穷,买不起成套的书,就读这种断简残编也很不错。于是便每天省下几文早点钱,攒到一定的数目,就到城里旧书摊上去买些残本子集及列史读之,间及《文选》、韩、杜诸诗。到十六岁时,竟积书三橱之多,及至二十以后,校阅残烂古籍不下二千余卷。
    像林纾这样读书,固然没有什么系统,但同时也就没有什么框框,使他得以博观约取,自由发展。
    林纾十一岁的时候,拜同里薛锡极为师。薛锡极字则柯,《畏庐文集》中有《薛则柯先生传》,记述其人其事:
    这位薛先生,“长髯玉立,能颠倒诵七经,独喜欧阳公文,及杜子美、岑嘉州诗,抗直好忤人”。同族同辈中有三人成进士,但他不屑一顾,在横山结庐隐居,授徒六七人,而独重林纾,并赐名曰徽。他教学生,不教八股文,而是教读欧阳修的文章和杜甫的诗,对林纾要求尤其严格,尝曰:
    “吾不为制举文。若(你)熟此(暗指欧文杜诗),可以增广胸次。且吾尝见乡之贡士矣,以时文博科第,对案至不能就一札。设闻之,得毋以我为悖耶?”
    林纾后来成为著名的古文家,与薛先生的教导有很大关系。
    然而,那时候的读书人不会八股文是没有出路的。薛先生虽然自己不教八股文,但是恐怕耽误了学生,所以在林纾十三岁时,便把他介绍给专教八股文的朱韦如先生。
    在朱先生门下三年,十六岁赴台省亲,学业中断。十八岁返乡结婚。十九岁连逢三丧,哀极病肺,但仍坚持自学:“横山老屋,树古鸱啼,星火荧然,纾挟卷就母、姊刺绣之灯读,必终卷始寝”(《畏庐续集·周养庵篝灯纺织图记》)。
    二十岁时得岳父资助,执业陈蓉圃之门,继续学为制举文。但到二十三岁,自课蒙,谋给养,再次辍学。业余从石颠山人学画。
    石颠山人姓陈,名文台,字又伯,善诗工画,能写高松及兰竹,亦间为翎毛花卉。林纾得山人翎毛用墨法,变之以人山水,山人见而异之,以为孺子能不局于法也(《畏庐三集·石颠山人传》)。所以,林纾在绘画方面也很有成绩,著有《春觉斋论画》,并有《畏庐山水遗迹》行世。他一生自食其力,卖画是他重要的生活来源之一。
    在这一段时间里,林纾身体染病,又为生计奔波,可谓心力交瘁,但仍然读书作画,坚持自学。他在《石颠山人传》中说:
    “余自二十至三十此十年中,月或呕血斗余,不亲药,疾亦弗剧,然一日未尝去书,亦未尝辍笔不画。自计果以明日死者,而今日固饱读吾书,且以画自怡也。”
    这番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使他二十八岁(1879年)人邑庠(中秀才),三十一岁(1882年)领乡荐(中举人)。
    中举以后的林纾,仍然力学不辍。与他同乡且同年中举的李宗言,字畲曾,后来官至江西广信府知府,安徽候补道,其家先世为宦,父辈经商,所以既是书香门第,又是富庶人家,在福州光禄坊玉尺山置有园林,园中别筑“吟台”,常招诗流唱和,又有藏书楼,搜罗甚富。林纾自与其交好,乃尽读其所藏书,数年间校读不下三四万卷,于是文笔恣肆,日能作七八千字。
    二、七上春官却终身不仕
    林纾这样拼命苦读,除了个人的兴趣爱好之外,主要还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
    但是科举制度实在埋没人才,以林纾的人品学问,硬是考不中个进士。
    林纾中举时已经三十一岁了,第二年(1883年)兴致勃勃地入京会试,但却报罢而归。当然他不甘心,也不死心,以后参加历届考试,到1898年,已是“七上春官”,他也已经四十七岁了。
    ……
展开
目录
畏庐杂色——林纾的激进与退守
一、出身贫寒而刻苦力学
二、七上春官却终身不仕
三、畏天循分亦狷狂忧国
四、不懂外文却译作如林
五、从拥护民国到眷恋清室
六、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七、自奉简朴而助人为乐
八、笔耕不辍并老而弥勤

“一个外人”——辜鸿铭的心灵家园
一、走出槟榔屿的华裔少年
二、游学西洋
三、寻根:编织完美中国的梦
四、幕府二十年
五、老中国的辩护士
六、混乱年代里的悲剧与喜剧
七、至死不解的梦幻

大偏至正——章太炎和他的时代
一、汉学启蒙
二、在诂经精舍
三、心仪政治风云
四、与《时务报》馆的冲突
五、武昌碰壁
六、台湾避难
七、剪辫发与谢本师
八、“轰震海内”的《訄书》
九、爱国学社
十、革命的檄文
十一、《苏报》案
十二、在狱中
十三、佛性与国粹
十四、与保皇派论战
十五、笔战吴稚晖
十六、《民报》被禁
十七、学问家
十八、与孙中山的矛盾
十九、“宋案”前后
二十、“章疯子”大闹总统府
二十一、囚禁在北京
二十二、游说军阀
二十三、品评人物
二十四、壮心不已

光荣与颓唐——吴虞晚年的生活与思想
一、参加南社
二、受聘北大
三、结拜名流
四、北大喧嚣
五、父女失和
六、厌倦新派
七、涉身花丛
八、辞离北大
九、执教成大
十、潜心礼佛
十一、购买房产
十二、丢掉教席
十三、游历南京

悲欣交集——李叔同的灵之舞
一、天津的家
二、在上海
三、留学日本
四、执教生涯
五、青灯古佛相伴

弃世——朱湘的无选之选
一、孤独的聪慧少年
二、反叛清华园
三、无奈的婚姻
四、二进清华园
五、不甘屈辱的留学生活
六、陷入贫困
七、在漂泊中无望的挣扎
八、最后的抗争
九、身后并不寂寞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