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腰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957848
  • 作      者:
    梁泉,高思远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联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趣味浓郁的经典故事,全面展现国粹艺术悠久亘长的发展轨迹。赏心悦目,生动反映光辉灿烂的国粹艺术图片,立体凸显中华五千年民族艺术的非凡成果。一部让青年学子轻松愉快地走进国粹艺术大门的普及读本。一部让每个家庭了解国粹文化与营造艺术氛围的首选图书。一部具有多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国粹艺术百科全书。 本书为“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之一。本书介绍了腰鼓、腰鼓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全书以介绍性的文字为主,时而插入作者的个人见解。
展开
内容介绍
    从最初的军事工具演化为如今的表演艺术,又从中国民间表演舞蹈——秧歌中脱颖而出,腰鼓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鼓舞合一的形式。腰鼓蕴含着中华民族质朴、敦厚、乐观的民族性格以及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审美意趣,可谓中华鼓舞的典范之一。
    在自古至今的千鼓万舞中,腰鼓可谓是众人皆知,家喻户晓的鼓类乐器。腰鼓舞也在中华大地响彻千年之久并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尤其是今日广传盛名的安塞腰鼓更是被冠以“神州第一鼓”的美誉。该书将众多的故事、传说和史料巧妙结合,娓娓道来,为广大读者带来中国腰鼓文化发展的点点滴滴。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的腰鼓是由鼓繁衍的一种类别与形式,溯其源头,与鼓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的鼓文化博大精深,宋代吴淑在《事类赋》卷十一中著录的《鼓赋》,对中国古代的鼓文化做了介绍,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鼓是运动着的,它蕴含着阳气而动,就像那咚咚的鼍鼓,由盲人在每年春分和惊蛰的时候应时敲响。聆听那咚咚的敲鼓声,宛如将士们征讨敌人、保卫田祖。古时候耆国祭祀时,当鼓槌敲过禽章的鼓面时,声音震惊了远在雷门的天鹅,使建康的白鹭也闻声飞走。那鼓的外形是头部大,而腹部纤细,有八个面和四个足,造型非常奇特,有的像博局,有的像麝脐。如若敲击鼓比较小的一面,大的一面也会随之响起,虽然鼓是悬在西面,应和之声却好似由东而来。
    据说鼓早在上古时的黄帝、少昊时期就开始制作使用了。虽然说没有五声,但也可敲上一敲。商周的王侯们把鼓摆放在特殊位置,不仅将它悬挂起来,还把它放在楼车之上,供王公大臣们挥洒自如地敲响。据说善辩之人敲起鼓,能让人们听见后敢于进谏,因此,鼓有着警民的作用。鼓声好似山中石头巨响,就像野外雷震的声音,天下百姓听了安居乐业,认为这是神在庇佑。
    《鼓赋》是先人对鼓的赞美,文中从鼓的起源到鼓的功能,记录了中国鼓文化的各种事象,也让我们了解了古人对中国鼓文化的种种见解。
    那么,鼓究竟成于何时?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由于时间的久远,使我们根本无法触摸那个混沌的年代,世间流传的种种神话与传说更使鼓的起源蒙上了神秘的色彩。一种较为科学的说法是:鼓的发明是受天雷的启发。
    在人类尚属蒙昧的时代,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不足以掌握天地律变的动态,一切自然现象在人们的心中都不得其解。身外世界是如此神秘、混沌和难以捉摸,因此,原始人类会对雷电、洪水、地震等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心理。
    雷是一种有着巨大威力的自然现象,伴其而来的也往往是闪电、雷击、火灾、狂风暴雨、山崩地裂,它们在原始人类的心中产生了极大的恐慌。在那个时代,雷声大作之时,各种飞禽走兽四处奔逃,人类也同动物一样因为受到惊吓而四处躲藏。这种生存经验使他们对雷的威力惊惧不已,认为雷具有攻击能力。因此,在人类因为资源而争斗或被野兽围攻的时候,他们多么希望雷是站在自己一方,帮助自己击退敌人。久而久之,人们对雷产生了敬畏的心理,于是在原始巫术盛行的时期,就出现了模仿雷的声音来攻击敌人的巫术。这种巫术最初可能是由人的声音来模仿雷鸣,之后才由鼓来模仿雷声。
    (1)初识“雷神”
    古时候关于雷神的记载有很多,其中对其外貌的描写占大多数。《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对雷神有这样的描写:雷泽这个地方住着雷神。他的模样是龙身人头,每当他拍打腹部的时候i就是正在打雷。另据《论衡·雷虚篇》记载:雷神是一个高大威猛宛如力士一样的人,也有人称他为雷公。他的左手拿着连鼓,右手拿鼓槌,好像随时准备敲打一样。人们听到的隆隆雷声,就是雷公将连鼓相叩击的声音。
    关于雷与鼓的传说,当代《中国民间诸神》一书的编者认为:“古代神话中的鼓与雷是一体的,后来则雷鼓仅成为一种工具,另有雷神执掌之。”
    了解了从古到今关于“雷神与鼓”的描述,使我们得到这样一种认识:由于原始人类不能认识阴电、阳电相击产生雷电的道理,因此在他们的想象中,雷的声音就是雷神拍打肚皮所发出的巨大声响。鼓的出现虽然是受雷的启示,但在古代神话传说中,似乎是对雷的想象出自鼓。自鼓出现之后,初民们反倒认为雷神打雷是在拍打肚皮,以肚皮作鼓;或是雷公打雷是在以槌击连鼓。人类最初的记载往往是从这些神话与传说中开始的。这些神话传说在现代人看来都是荒诞不经的,然而对初民来说,却是合理的解释。
    (2)雷神击鼓驱邪疫
    古代中国许多民族都有雷神与鼓的传说,这些传说大多与驱邪逐疫有关。在瑶族,就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传说在遥远的古代,有一对双胞胎,他们刚刚出生,就父母双亡,兄弟二人全靠好心的村民们抚养成人。在八岁时,兄弟俩就在瑶王的家里当童工。瑶王看这对孤儿可怜,就没有安排他们干重活儿,只是每天让兄弟俩去河边捡鹅蛋石回来铺路用。兄弟俩很感恩,十分孝敬瑶王和村里长辈,每次出门去干活从不偷懒。
    他们的孝心深深感动了龙母。一天,龙母化身成一位慈祥的老阿妈来到河边,她将捡石头的兄弟俩带到了一个山脚下,只见龙母一挥衣袖,高高的悬崖和陡峭的石壁顿时变成了金晃晃的龙门。龙母带着兄弟俩步入龙门,走进一座宫殿,宫内金碧辉煌,金光四射。进入龙宫后,龙母将兄弟二人视如己出,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如慈母一般对待。可是幸福的生活并不能让兄弟二人忘记曾经疼爱他们的瑶王和村民,他们越来越想念家乡。
    龙母为了挽留他们,搬来一面大鼓,此鼓乃是玉皇大帝在一万八千年前遗失在海里的。龙母从早到晚不停地敲,鼓声十分动听,让兄弟二人舍不得离开。然而,鼓声传到天宫,被玉皇大帝听到,派四个金差前去讨回。四个金差奉旨来到龙宫取鼓,可就是搬不动。玉帝又派一万八千名金差来搬鼓,鼓依然纹丝不动。龙母对金差们说:“这鼓是我捡到的,贪心的人是搬不动的。这里能搬动鼓的人只有这两个小孩儿,让玉帝下旨允许他们上天庭吧。”金差们没办法,只好让这对兄弟帮忙,把鼓搬到天宫。
    在兄弟俩将大鼓带到天宫后,玉帝命他们掌管雷,监视人间恶行。从此之后,兄弟俩在天上只要看到人间有人作恶,就挥槌打鼓,以雷电来惩治恶行。
展开
目录
前言
一、远古考“鼓”
1.鼓的发明与雷的启示
(1)初识“雷神”
(2)雷神击鼓驱邪疫

2.中华舞风——鼓之舞之
(1)神农氏捋土鼓以敬鬼神
(2)秦昭王被迫击缶
(3)黄帝制鼓伐蚩尤
(4)牛皮鼓的由来
(5)拉鼓节的由来
(6)锵锵铜鼓的传说
(7)威风锣鼓造就舜帝

3.击鼓通神
(1)社日击鼓以祀神
(2)救日伐鼓
(3)击鼓求雨
(4)萨满神鼓老君留

4.隆隆鼓声振军威
(1)慎击警鼓
(2)鼓险制胜
(3)张飞巧设滚鼓局
(4)梁红玉擂鼓战金兵
(5)王浩八滚鼓退敌兵

二、话说腰鼓
1.腰鼓起源说
(1)逐疫震妖魔
(2)腊月腰鼓迎新岁
(3)腰鼓的军事来源
(4)腰鼓源自西域

2.文史话腰鼓
(1)腰鼓形制变
(2)西域东传细腰鼓
(3)宫廷盛行鼓吹乐
(4)与众不同的陶瓷腰鼓

3.少数民族腰鼓遗存
(1)鲜族长鼓
(2)瑶族长鼓
(3)壮族蜂鼓

三、在流浪中诞生的腰鼓文化
1.腰鼓是花鼓和秧歌的派生
2.田地中的腰鼓——秧歌腰鼓
(1)海阳秧歌
(2)高密秧歌
(3)八大角秧歌
(4)地灯秧歌
(5)汾孝地秧歌
(6)凤秧歌
(7)霍县秧歌
(8)高跷上的腰鼓
(9)混元盒高跷
(10)百忍高跷
(11)锣鼓高跷
(12)大松垡高跷秧歌

3.腰鼓的近亲——花鼓中的腰鼓
(1)黄龙绳与短穗花鼓舞
(2)一身多鼓的万荣花鼓
(3)胸前的翼城花鼓
(4)《花鼓扑蝶》
(5)宁夏花鼓舞
(6)《花鼓落子》

4.民间纯腰鼓舞
(1)攻鼓子
(2)横山腰鼓

四、神州第一鼓——安塞腰鼓
1.话说安塞腰鼓
(1)安塞腰鼓的来源
(2)马方困城的故事

2.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拉花
3.腰鼓中的唱颂师——伞头
(1)伞头的寓意
(2)伞头与唱词

4.陕北习俗与安塞腰鼓
(1)沿门子的礼仪
(2)转九曲的传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