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名的产生
汉字传入日本以后,日本人学习汉字的最初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汉文书籍,汲取中国文化营养。古代汉语书面语采用文言文形式,没有句读点。即使对中国人来说,阅读古文也是一个需要苦练的基本功,对日本人来说,难度就更大。因为日语的顺序与汉语不同,汉语的语顺是主语——谓语——宾语,否定词语在谓语前,而日语是主语——宾语——谓语,否定形式都在句尾。如汉语说“弟弟不写字”,日语则要说成。日语还有助词、助动词以及词干以外的辅助成分,有表示亲疏远近关系的敬语,如果完全用汉字记录日语,日语的很多特点就无法体现。
人们在阅读汉字方面不断积累经验,发现如果用颠倒汉文顺序或在汉文中间加上辅助成分的话,就能够顺利理解原义。因此人们在字句旁加上句读标志,标注阅读顺序。因这种做法只是一种阅读的辅助手段,人们标记都不标在正文中,而只标在正文之外的边沿或背面,只有在利用废纸反面抄写的文章中,才在正文里标有句读点。后来随着训点的逐渐成熟,人们才开始直接在书籍的正文字面上加注。
7世纪末,日本的学制已经比较完备,大学寮里的学生们在“博士”指导下阅读、学习汉籍,而在佛教兴盛的寺院里,学僧在进行着佛教经典和注疏的研究工作,他们在学习研究过程中使用训读是自然产生的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