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读错字的种种原因,探索记忆字音的科学方法,一本播音员、主持人、教师、学生的必读书,一本一夜即可读完,却可以迅速、直接提升文化品位小册子。
《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看点:
许多人在公共场合读错字,《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寻根求源,旁征博引,全方位、多角度分析中国人读错字的原因;学术性、现实性、通俗性完美结合。
《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的编写特点,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鞭辟入里,寻根求源,全方位、多角度地总结中国人读错字的种种原因。
对中国人读错字的原因分析,又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
1.多音字的读音错误。2.不知古音演变知识而导致的读音错误。3.读音规范调整导致的读音错误。4.拼音输入软件导致的读音错误。5.音译外来词的特殊读音错误。6.口语中常见,文本中不常见而导致的读音错误。
以上六个特点,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而总结出来的,实际上这六个特点并非完全孤立,边界清晰,而是相互交融,相互交错,共同构成中国人读错字的综合“土壤”。
(二)“就字论字”与“旁及其余”的辐射状结构和同类联想的思维方法。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只是“就字论字”式的专就198个字进行了分析,但实际上,《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的辐射面却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除“就字论字”外,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善于联想到许多相关的易读错字,一并附写在相关容易读错的字的字条中,并按照相同的出错规律进行解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虽然篇幅不大,却有“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的意义。
(三)学术性、现实性、通俗性的结合。作为一本具有“语音诊所”性质的书,学术性当然要有,而且是要放在第一位的,这是《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的写作基点。离开了这个基点,《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尽管限于《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的性质,在学术创新方面并没有超越前人的突破,但传统语言学知识的充分运用,无疑是《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学术性的体现。
现实性则是指《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选字的针对性。
通俗性则是《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的写作基调。尽管强调学术,但《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毕竟也是一本面向大众的书,而不是一本面向专家的书,因此,也强调通俗易懂,语言平实,不使读者感到索然无味,只有这样,读者才能读得进去,这也是编者定“通俗性”为这《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写作基调的用心所在。
《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的编写,是编写组集体心血的结晶。其中,杨加深、李丹丹、韩松、尹承、张静、张薇均承担了部分内容的写作,杨加深则于写作之余,负责了整个书稿的最后修改和定稿。
愿这本小册子能为纠正错误的读音尽到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