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家小孩会理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60963
  • 作      者:
    贾琳。格弗瑞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理财不仅是管理金钱,更是管理人生。<br>    一个人只有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钱,他才能做到事业有成、生活幸福。<br>    ——微软创始人,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br>    在家庭的理财教育中,父母们所需要的一切诀窍都可以在这本内容丰富的书中找到答案。在理财能力的培养上,贾琳·格弗瑞女士为每一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提供了量身定做的教育计划。我想没人能做得比她更好了。<br>    惠特尼·瑞森和麦格米丽·莫尔顿,全美女子学校联盟执行官
展开
作者简介
    贾琳·格弗瑞女士,自1992年起即致力于发展青少年理财能力,为美国亲子理财权威。她拥有缅因大学和波士顿大学的学位,在青少年发展领域多有涉猎。她著有《我们的最狂热的梦》、《没有捷径:让女孩学会理财的99种方法》、《有关金钱和独立的20个秘密》三本专著。目前,她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ojai。<br>    她的个人网站是<br>    www.independentmeans.corn<br>    www.DollarDiva.corn。
展开
内容介绍
    你的孩子是挥金如土、奢侈浪费呢,还是大手大脚,习惯给别人送礼,又或是手头一有了钱就存起来?是过度节俭而显得吝啬呢,还是对钱财花销完全没有概念?<br>    来自美国的专家贾琳·格弗瑞女士在青少年教育、亲子沟通和消费理财等问题上都有不凡的造诣,在本书中,她将她十年来培养青少年理财能力的宝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这些知识和奥秘奉献给广大家长。<br>    本书是为那些承担着教育5到18岁孩子责任的成人设计的。本书提供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法,以将孩子培养成有节俭习惯的人、聪明的消费者和负责的决策者。总之,这决不仅仅是一本讲如何理财的书,它可以帮助广大父母造就孩子成熟稳定的消费观,使他们顺利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对家庭和社会都做出应有的贡献。<br>    理财能力意味着一个人经济上的自我保护能力。作为成年人,我们有责任将这些技能和知识传授给下一代,这样,孩子们在脱离家庭的经济保护网,走向自给自足的生活时,才能更好地处理他们将要遇到的难题。<br>    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下面几条原则:<br>    金钱是一种可以用来获得独立并保持这种独立状态的工具。<br>    节俭是美德,但仅仅为了节省而节省并不是什么好事。<br>    要量入为出,聪明地消费(尽管买个大件商品、进行一笔大投资也许称得上是聪明的行为)。<br>    不要贪婪。一个人要对他的家庭负责,就必须慷慨地给予。要守护现有的财富,这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是值得尊敬的行为。<br>    金钱并不是商品,而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既可以用于行善,也可以用于作恶。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编  家长必须具备的背景知识<br>    家庭的功能就是为孩子提供安乐窝,但是,如果家长没有让孩子具备自立门户的能力,可以说,孩子将来很可能会落入一个没有保护网的危险不安的世界。本书中,使孩子掌握十种基本理财技能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他们自立门户的过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曾在2003年4月对跃进联盟(Jumpstart Coalition)成员的演讲中提到:“在中小学里大力发展理财教育有助于下一代具备基本的经济观念和理财能力,使他们在支配金钱的问题上避免犯那种必须用多年时间补救的愚蠢的错误。”<br>    落入池塘的石子<br>    只要仅仅将本书中的几条建议付诸实践,你就会发现它的效应是无法估量的,就像将小石子丢人池塘后,涟漪一圈圈地向外蔓延开来。所以,请放松你自己,享受学习的过程吧,要知道,你在这里获得的任何理财知识比大多数家长都多,也可能比你自己原先具备的知识多得多呢!<br>    在美国,一个不为人知的事实是:父母都希望子女能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但实际上,能身体力行为孩子作出表率的人出奇地少,将来还有越来越少的趋势。1999年,美国每户家庭的平均负债超过了7500美元。而在1990年,这一数字仅为3000美元。55%的父母每个月都拖欠信用卡的债务账单,只有45%的父母的收支状况与预算相符。每八位父母中,就有一位的养老金户头里空空如也。所以,许多父母指导子女理财的希望落空自然也不奇怪了。    不过也没关系,你还有机会增加孩子今后生活的安全系数。那么,应该从何处着手呢?首先,你需要对以下内容了然于心:<br>    一你的孩子的理财风格<br>    一你家人的理财观念<br>    你为和孩子共度理财学徒期所作的准备<br>    你对孩子的期望<br>    理财风格<br>    对一个孩子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另一个孩子身上未必一样能起作用。我经常听到父母抱怨说:“我的孩子们作风完全不一样,一个每次拿到一点钱都会很快花光,另一个却一个子儿也舍不得花。”看看下面这些迥然不同的理财风格,你的孩子身上是否具备呢?<br>    1.  囤积型<br>    这一类孩子经常把所得的钱偷偷藏起来,建立自己的小金库。他这么做可能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仅仅是想体会手中有钱、积蓄不断增长的感觉。如果你告诉他,可以为他买个渴望已久的玩具,但他必须得拿出~部分积蓄交给你,那么他会毫不犹豫地放弃新玩具,保全自己的财产。<br>    孩子身上的这种特质到底有没有问题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样一丝不苟存钱的孩子通常都能得到大人的奖赏(毕竟许多父母希望他们的子女养成这种节俭的习惯)。但是,这种囤积的行为可能是一个危险的预兆,它可能阻碍孩子日后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br>    有一位女孩曾在我面前回忆她7岁时积蓄的200美元不翼而飞的经历。她说:“那时我就喜欢看着储蓄罐里的那些钱,时时把它们清点一番。”但这种乐趣在一个星期日被打破了,她在去教堂的路上遗失了那个储蓄罐,200美元再也没能找回来。但就算如此,直到日届多年,别人都很难说服她,银行比她那个小小的储蓄罐更安全。她仍然眷恋着她的储蓄罐!<br>    有时候,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理财风格和理财习惯造成影响。比方说,那些随父母移民到美国的孩子们,如果他们先前所在国家的银行状况在历史上不太稳定,那么他们很容易表现出囤积者的特征,因为他们认为,银行不是存放财产最安全的场所。如果你的家庭中有基于文化差异产生的经济难题,那么,举行一场严肃的讨论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要试图对银行的可靠性作出轻率的保证,好好讨论一下该怎么帮你的家人在进行长期理财计划时克服合理的恐惧吧。<br>    2.  挥霍型<br>    这一类孩子刚从亲戚那里得到零花钱,就急不可待地想去购物中心把它们花掉。对这种孩子来说,金钱就是享受、欢愉和自我放纵的代名词。固然,他们这种享受今天、及时行乐的精神值得鼓励,但失去对金钱的控制也预示着信用卡的赤字。而且,如果这个孩子出生在富裕的家庭里,这还会给他造成一连串的麻烦(见第8章)。<br>    3.  节俭型<br>    这一类孩子对自己得到的每一点零花钱都倍加爱惜,把由少到多的储蓄过程当作一件乐事。但他与囤积型的孩子有一点小小的不同,那就是他有花钱的行为,不过他回家时,兜里总还有剩余的钱,并且为此感到心满意足。这类孩子几乎从不会自我放纵——但是,他们也可能难以对别人做到慷慨大方。如果将来从商,这类孩子可能会习惯性地浪费企业人才。<br>    4.  慷慨型<br>    这一类孩子很可能就是住在你隔壁发起慈善洗车活动的小孩,也可能就是那个和同伴去商场购物时,总是乐意借钱给别人的孩子。对这类孩子来说,对别人慷慨是毫无问题的,但是让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却困难得多。他们往往很难攒钱,因为他们总是满足他人狮子大开口的要求,或者仅仅是没法对别人的请求说不。<br>    5.  讨要型<br>    这一类孩子有着永不知足的索取欲,每次和你出门的时候,他总会为了要买什么东西而向你伸手。虽然这种行为常常是父母在和孩子的长期相处中无意造就的结果(比如毫无理由就带件礼物回家送给孩子,或者使孩子一直稳定的占有欲得以加强,等等),但它也可以被视为孩子在其他方面(如不被父母注意、与父母共度的时间少、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等)没有得到满足而发出的一个需求信号。这种孩子也许是自我感觉最了不得的,但当他的计谋逐渐不再起作用时,等待他的将是痛苦的觉醒。<br>    6.  欺骗型<br>    这一类孩子在每件事上都能做“交易”。如果你给他零花钱,那么这只是他贪得无厌的起点,他还会试图索要两倍、三倍的数额,并且尝试从各种渠道尽可能多地提高他的收益。各种迹象都表明,他是个杰出的谈判家。他可能对金钱之道颇为精通,但还需要成人的指导才能建立起理财方面的伦理准则。<br>    7.  混沌型<br>    这一类孩子通常拒绝将注意力放在金钱上。“无所谓”是当你试图以各种方式和他谈钱时最常见的回答。他们直觉上认为,把注意力放在钱上就好比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因此他们本能地抵制运用十种基本的理财技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孩子常常会将原本属于自己的理财责任交给他人,除非客观情势要求他自己在理财方面变得积极主动。<br>    弗洛伊德、荣格等专家已经证实,没有可靠的证据可以表明以上这些特质得自父母的遗传,或同生育高峰有什么关联。特别是当同一个家庭中有囤积型、欺骗型、讨要型三种孩子时,你会很难搞清楚为什么这些孩子理财风格有如此大的差异。但幸运的是,无论你面对的孩子是6岁还是16岁,是挥金如土还是一毛不拔,总还是有办法对付的,不过这需要家长在对孩子的理财教育中依照他们的个人风格采取适当的策略。本书的第二编提供了许多方法,可以帮助家长激发孩子的理财意识,增强孩子的理财价值观。这些方法是各有侧重的,比方说,有些对混沌型的孩子较适用,有些对欺骗型的孩子较适用等。我们希望它们能破除家长的迷茫,让上面每一种类型的孩子们都能拥有合适的药方,健康地成长。<br>    家庭理财价值观<br>    虽然有些孩子即使跟极为节省的父母一起生活,也会养成大手大脚的习惯,不过,如果你的理财价值观在全家首屈一指,能够掌控家中的话题,那么你就有威信,可以对家庭成员提出要求和期望。如果父母的理财价值观不尽相同,那么孩子可能会感到迷惑,从而给他的理财学习带来障碍。作为家长,请你仔细检查一下:<br>    一你在消费、投资和捐赠上是否有一套清楚的价值观?<br>    你是否嘴上告诫孩子要聪明地花钱,但自己却每个月都负债呢?<br>    一你是否教导孩子要有责任感,但自己却习惯用钱来“解决问题”呢?<br>    你是否希望孩子了解需求和欲望的区别,但自己却无休止地给他们钱呢?<br>    一你是否在现实中“给了孩子一切”但却又怀有罪恶感,担心这种无节制的宠溺会带来意料不到的后果呢?<br>    我的朋友莎拉曾给我讲述她14岁时打第一份暑期工的经历。她拿到几百美元的报酬之后,立刻给自己买了一件觊觎了好几个星期的毛领茄克。可当她刚把战利品带回家,母亲就拉她坐下,告诉她假如等到打折的时候再购进这件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省下来的钱进行投资(他们估计大约可以省下100美元),这样今后每年都省下100美元,到她45岁时,加上复利,就差不多能存下10000美元了。莎拉被她的话弄得很沮丧。不过,第二天她的父亲回家时给她带来了可以和那件上衣相配的裤子,她就又高兴起来了。<br>    莎拉现在讲到这件事情时开怀大笑,不过她也说,这表明她父母的理财价值观的差异。母亲给她灌输的是理智购物和省吃俭用,而父亲却认为:“还等什么呢?好好享受当下吧!”这种现象在许多家庭中都能见到。当然,孩子们早在上幼儿园之前就看出了父母的差异,他们很清楚该找谁伸手要钱,他们还能非常敏锐地感觉到,父母当中有一人说“不行”可能就意味着另一个人会说“可以”。<br>    如果你对家中众说纷纭的现状作一番有意识的考察,那么价值观的差异就会变得明显起来(在本书的第3章你将会得到一些建议以帮助你找到这些价值观的差异)。在同一个家庭里,母亲也许会认为在生活上人要知足常乐,父亲也许更倾向于碰碰运气,提高现有的生活水准;叔叔也许靠每月的工资来维持日常花销,而祖母则告诫大家储蓄要有长远的眼光,还要乐善好施。<br>    指望你的家庭成员们在理财价值观上永远保持步调一致,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必须看到,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差异使你能成为孩子值得信赖的理财导师。不论你对自己的评价如何,是保守还是开明,是虔诚的教徒还是消极的不可知论者,这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你必须懂得,你的观点对家人的理财价值观和经济行为都会产生影响。<br>    本书的核心内容可以总结为这样一套价值观:<br>    金钱是一种可以用来获得独立并保持这种独立状态的藈。节俭是美德,但公公为了节省而节省并不是什么好事。要量入为出,聪明地消费(买个大件商品、进行一笔大投资也许称得上是聪明的行为)。不要贪婪。一个人要对他的家庭负责,就必须慷慨地给予。要守护现在的财富,这无论在过去还是在将来都是值得尊敬的行为。金钱并不是商品,而是一种能量,这种能量既可以用于行善,也可以用于作恶。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掌握十种基本理财技能,形成一套新的价值观,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懂得这套价值观究竟是什么。与你的家人一起努力,尝试创建你们自己的家庭理财法规吧!你和他们的交流本身就会对提升家庭理财价值观意识起到很大的作用。<br>    经验与说教<br>    在许多家庭里,都能听到类似的指责话语:<br>    你以为你很了解什么是钱吗?<br>    钱不是从树上长出来的!<br>    你除了不停地花钱之外,还会做什么?<br>    如果你再不节约,我就不给你零花钱。<br>    毫无疑问,你肯定也有些习惯性的口头禅,可以把这个清单继续下去。很多父母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往往就是下命令、定规矩,进行琐碎和没完没了的说教。在少数家庭里,这种做法确实也有效果。不过在当今这个极限运动、互动游戏和虚拟现实大行其道的时代,身临其境的体验更能征服人心。迪斯尼乐园、锐舞派对和电视真人秀都是你的竞争对手。对大多数孩子(其实成人也一样)来说,经验性和互动式的学习更有趣,更有效果,更有魅力,这比坐在那里聆听枯燥的说教要管用得多。<br>    我曾经询问过一些孩子,他们认为父母所做过的对自己最有帮助的事情是什么,我要求他们告诉我具体的事件,以及他们父母的行为。我所得到的反馈证实了经验胜于说教的观点。其中一个叫布鲁克的女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br>    我12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在我面前坐下,告诉我他们以后不再给我买衣服的钱,也不给我理发的钱了。开始,我感到有点儿吃惊——我以为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情他们才这样对我。不过随后他们解释说,他们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让我学会作开支预算。其实在此之前,我有一次没有穿鞋,穿着袜子就出了门,妈妈很生气,她说再也不会给我买袜子了,我怀疑那天的家庭会议与这件事有关。<br>    于是,我的父母提高了我零花钱的数额,不过,还不足以满足我所有的购买欲,只够生活所需。可我想要的钱比这还多得多呢,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不得不去做照看小孩的活儿,给自己挣更多的钱。<br>    不久,我取得了一些成绩,当初那种震惊感迅速地被自豪的感觉取代了。在我认识的人当中,还没有人和我一样,能够自己出理发的钱呢。这多棒啊!我开始工作之后,马上就养成了把薪水的一半储存起来的习惯。到了读大学时,我存下了一大笔私房钱,足够让自己休学一年去西班牙度假了。当然,我在严格按规定存钱的时候,并没有非常愉快的感觉,不过我仍然很自豪,因为我可以供自己读大学,而且还凭自己的能力买了两部车。就算生活中其他方面不尽如人意,我也为能自力更生而感到骄傲。对我来说,在经济上不依赖男朋友和其他人,这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br>    注意,这对父母的介入刚好是在布鲁克12岁的时候——对这个时期的小女孩来说,漂亮的衣裳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而且她的独立意识也在慢慢萌生。她在买衣服上花了很多钱,但她的父母没有对她进行单调的说教,而是给了她一个机会,让她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去处理好需求和欲望的关系。<br>    自然,布鲁克的理财经历后来也并非一帆风顺,不过,她已经将这段学习经验当作了她年轻生命中的宝贵财富。<br>    对孩子的高期望<br>    对布鲁克的父母,我们还是应该给予称赞的。给孩子制订发展理财能力的计划需要家长对此付出更多的坚持和决心,因为孩子们总是尽可能地想逃脱计划的束缚。作为父母,家长的第一个本能就是要“照顾”孩子,给他们“法外开恩”。布鲁克的父母则把这种“照顾”看成是帮助孩子努力达到目标的过程,这对于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理财技能和价值观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当孩子取得成果时,他们也没有停止努力,让孩子放任自流。事实上,他们为孩子定的标准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高的。在布鲁克达到法定驾驶年龄之前,她已经非常期望自己买车,而且为自己有这个经济实力而感到自豪的。<br>    父母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就像高难度的走钢丝,其中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要为孩子设置足够的障碍,但又不要过难,导致他产生被打击感和挫败感,未战先退。在这一点上,你会发现本书中的理财能力发展阶段表相当有帮助。不过,家长还得随时牢记,孩子的能力是经常超过父母的期望值的。<br>    多年来,我很幸运地见证了,通过我们举办夏令营的过程,几千个孩子从毫无实际技能和知识的理财新手成长起来。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完全搞不清“资产负债表”与“棉被单”的区别,也分不清“借方”和“阿拉伯数字”有什么区别。在夏令营开始的几天中,他们被要求设计一个真正的营销策划或一个收支平衡的证券项目(这是他们从夏令营毕业的要求之一),听到这个任务后,他们都显得有点茫然无措。<br>    不过,他们的身边还有许多顾问、教练、职员和导师,这些人都将夏令营的活动当作现实来认真对待。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没有人说:“当然,你只是个孩子,我们并不是真的期望你明白这些理念。”相反地,这些青少年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有权力的成功人士,能够将这些孩子作为大人来认真看待,向他们提问并希望得到回答,和他们分享自己认为有用的信息。
展开
目录
致谢<br>前言<br>绪论理财问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br><br>第一编  家长必须具备的背景知识<br>第1章  从安乐窝到自力更生<br>第2章  智胜金钱妖怪<br><br>第二编  理财学徒期<br>第3章  第一阶段:5-8岁,寄人篱下的小宝贝<br>第4章  第二阶段:9-12岁,外面的世界真精彩<br>第5章  第三阶段:13-15岁,与家庭的分裂期<br>第6章  第四阶段:16-18岁,我已经是大人了<br><br>第三编  和理财相关的其他问题<br>第7章  金钱与性别<br>第8章  富贵之家的理财教育<br>第9章  小小慈善<br>第10章  孩子恋巢怎么办?<br><br>第四编  理财能力大审查<br>第11章  理财问答Q&A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