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跟孔子学当老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760475
  • 作      者:
    周勇著
  • 出 版 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师者,永怀“教学之恋”,永怀生命的恬静、感动与美好……
  回到中国传统教育的源头,追寻令人迷醉的“教学之恋”,跟孔子学当老师,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自我期许。丁钢、王金战、王泽钊、王崧舟、刘良华、刘铁芳、张文质、李希贵、吴非、李瑾瑜、郑金洲、郑杰、钟启泉、郭元祥、钱理群、崔其升、程红兵、郭敦杰、窦桂梅、朱永新、李镇西、卢志文、张思明、肖川24位专家联袂推荐——《跟孔子学当老师》。 这是一段旅程,让人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黯然神伤,时而如沐春风,但终会归于孔子式的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与美好。似乎此前的捧腹大笑、黯然神伤与如沐春风,都是通往恬静、感动与美好的必经之路。就像一个人,无论爱什么,亦只有在尝尽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之后,才可以说自己真的爱过。
展开
作者简介
  周勇,一九七三年生,江西南昌人,青年学者,现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致力于中国文化与教育、中国学术教育史、中国名校与名师等领域的研究,文章散见《读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教育研究》等,著有《江南名校的中国文化教育》、《大师的教书生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教学相长,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温故知新,学而时习之……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温暖旅程,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黯然神伤,时而如沐春风,但终会归于孔子式的教学之恋本有的恬静、感动与美好。似乎此前的捧腹大笑、黯然神伤与如沐春风,都是通往恬静、感动与美好的必经之路。就像一个人无论爱什么,亦只有在尝尽了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之后,才可以说自己真的爱过。
  这些中国教育大地上的美妙风景,这些深深卷入了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美好语词,蕴涵着一份宗教般虔诚、炽烈、隽永的“教学之恋”。
展开
精彩书评
  孔子是中国人的万世师表,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已经成为中国教师精神的象征。周勇先生的这本书,把我们带进了作为教师的孔子的世界,领略了“大教教心”等深藏在《论语》里的道理。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朱永新
  一直为教育学界未能将孔子“引见”给今天的教师而遗憾,读罢此书,心愿已了。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郑金洲
  我曾给一位青年教师题过四个字:无“孔”不入——不深入研究和学习孔子,就不算入教育之门。
  ——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 卢志文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有的,孔子没有
  动手写上卷的导言之前,我通过百度下载了陈奕迅的《K歌之王》。之所以这样,是希望陈奕迅那厚重而不失清脆的声音演唱出来的《K歌之王》能帮我酝酿合适的感情,从而可以更迅速地走进“孔子式的爱情”。
  两个小时后,导言写完了,《K歌之王》仍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一遍一遍地放着。虽然我说不出,下面一段歌词,究竟被陈奕迅唱了多少次?
  我心甘情愿爱爱爱爱到要吐,
  那是醉生梦死才能熬成的苦。
  爱如潮水,
  我忘了我是谁,
  至少还有你哭。
  在著名的《孔子改制考》中,一心成就伟业的康有为先生曾视孔子为伟大的民间政治改革家,并将自己的“维新”理想托付于他。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想起孔子时,倾向于认为孔子是中国优良史学的鼻祖。钱穆也是国学大师,钱先生想起孔子时,则常常觉得孔子不仅是中国散文、小品文的创始人,而且是一位心灵大师,总能使自己颠沛流离的日常生活充满道德气象与艺术情趣。
  欣赏前辈大师的孔子画像之余,我总喜欢认为孔子是“教学之王”,并因此在思考孔子的时候,特意下载了《K歌之王》。这样做虽然可能会被一些方家视为“胡闹”,但以《K歌之王》的歌词作为“理解前提”,却丝毫不会冒犯孔子——不仅不会,反而可以切实地走进“孔子的教学之恋”。我甚至想,歌者正是苦苦爱恋教学的孔子,他对着自己的学生唱,在生命临近终结的时候。只不过,歌名换成了“教学之王”。
  今天有许多教师都能体会孔子的“苦熬”,因为他们有程度不一的“苦熬”经历。别人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单讲万常迪、黄来旺、刘睿等我熟悉的朋友,就具备理解孔子的“苦熬”经验。十几年前,有心教书却不安分的我,曾有缘与他们同在一处工作,他们因此一度经常出现在我的生活中,给我友情与温暖。但即使是我,恐怕也无法真正理解他们,消除他们的沉默,更不要说从未与他们打过交道的人。也许他们注定沉默一生,任何报纸、期刊都不会出现他们的名字,虽然他们的“苦熬”及其当中蕴涵的人性力量其实值得报纸、期刊去作点描绘。
  和许多寂寞栖身乡野的年轻教师一样,他们也曾试图通过考研究生走出来,无奈数次努力,皆未能如愿。后来,他们接受了命运。尤其当我想到,我与他们已经八年没有联系了,便更觉得,他们接受了自己的命运:默默地扎根乡村中学,教书,生活,直到上级规定的退休年龄,也没有离开那个和他们的名字一样平凡、一样寂寞的地方。
  此刻我想起他们,不是为了鼓励他们像孔子那样,去尽情体会一番教学之恋,因为我担心,他们的工作条件还到不了这一步。我想起他们,是想和他们说:
  我们拥有孔子没有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其实已经很有价值,至少它们可以支撑我们从容地度过自己的教学生涯。
  我忘了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珍视平淡处境中已有的东西,只有一些线索可以追溯。一是那部经典的伊朗电影《黑板》。六年前的夏季,我在学校后街简陋的音像店里从一堆碟片中翻到《黑板》时,就立即被它吸引住了。
  至于被吸引的原因,想来有三点:首先,电影的名字“黑板”非常朴实、亲切,比我当时频频妄想写的一部书《戒尺》还要朴实、亲切(看过这部电影后,我发现自己没有写好《戒尺》的天赋)。其次,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Samira Makhmalbaf)竟是一位不到20岁的少女,她于2000年完成的《黑板》获得了第56届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奖。最后,自然是影片本身。
  影片以纯粹白描的叙事手法,刻画了两伊战争期间,一群背着巨大的黑板在人迹罕至的荒原上奔走谋生的小学教师。其中有两个人必须尽快找到愿意付学费的学生。他们一个后悔没听父亲的忠告去当牧羊人,而是成了穷困潦倒的教书匠。另一个自己只上过两年学,急着靠教书赚钱,为幼小的孩子看病。他们先是脱离了大部队,然后在一个岔路口,他们决定分道扬镳,各自踏上寻找学生的孤独旅程。
  这里单说电影海报上的那位只上过两年学的教师。他与伙伴分开后,遇见了一大群迷途的伊拉克难民,其中一位老者因三天无法小便而痛苦不堪。他为他们带路,酬劳是40枚核桃。中途,他为了多得到5枚核桃,将自己的谋生工具黑板贡献出来,抬那位病重的老者。荒谬的行走过程中,他莫名其妙地和老者的女儿结了婚。那个女人只顾拖着自己的儿子走路,从不回答教师丈夫的问话。对于教师丈夫煞费苦心地教她说“我爱你”之类的简单文字,更是毫不理会。
  对她而言,丈夫的黑板不过是可以用来晾晒衣物的木板而已。教师丈夫对自己一番辛苦教导之后得不到一点反响表示愤怒,但妻子第一次开口对教师丈夫说的一段完整的话,却让教师丈夫的愤怒变得一文不值。她咆哮道:
  我的人生就像一列火车,不断有人上来,又下去,唯一没有走的,是我的儿子。
  不久,人群遭遇空袭,黑板的最大用场因此得以显现:教师丈夫和他的妻子、岳父藏在黑板下,躲避了一次空袭。之后,迷路的伊拉克难民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土。女人不愿和教师丈夫继续呆在一起。于是两人在经历了一场滑稽但却合法的结婚仪式之后,又举行了一场向样滑稽、同样合法的离婚仪式。作为这场荒谬婚姻的补偿,教师的那块大黑板被那个女人背走了。
  从始至终,教师的找寻都是白忙活一场。更残酷的是,影片结尾,教师目送那个女人离去的过程中,他之前在黑板上面认真写下的“我爱你”三个字,仍然存在着,而那黑板,被那个曾多次结婚却从未体验过“爱情”的女人,只当作可以晒衣服的木板背在身上。
  无疑,影片表达的意义非常丰富,足见导演莎米拉虽然只是一位少女,但在揭示荒谬残酷的生存环境、如蝼蚁般在其中运动的教师的悲剧命运时,却已有了比卡夫卡、克尔凯郭尔等顶级的存在主义作家还要深刻并且让人感动的本领。至今我仍觉得,《春风化雨》或《蒙娜丽莎的微笑》之类的美国经典教育电影无法达到《黑板》的隐喻力量。
  不过,我在这里提起这部电影,其首要目的倒不是为了体会其中的丰富意义,诸如,人物之间的心灵隔阂,当“斯文”或知识变得百无一用时的荒谬(那位教师其实并无多少文化,却也会在“斯文”百无一用的残酷处境中追求文化带给他的爱情理想),难民们的不由自主而且同样无辜、同样无人理解的命运等等。我推荐这部电影,只是想说,与那些背负黑板流浪的教师相比,我们算是很幸运的:虽仍有理由抱怨,但终究既没有遭遇战争和流离失所。也没有陷入知识百无一用的绝境——连学生都没有了,即使能够找到几个,也不会听讲。
  孔子的处境不至于悲惨到如《黑板》中的教师,却也足以让我们无力承受。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所言: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孔子很孤独。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他很恓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此话当然是针对孔子的整个人生而言,他像苏格拉底那样。对身边的“大人”或“小人”说了一辈子也没有用,反而弄得自己被迫流浪,无家可归。不过,如果细细体会孔子的日常生活与内心世界,则可以发现,他并不“孤独”,也有能力自己医治自己的“心病”。然而,即便如此,孔子依然没有我们所拥有的某些东西。
  和《黑板》中的教师一样,孔子也要找学生。不像我们,一到九月,就自然会有学生坐到教室里来。说到底,孔子当教师时,连一个“工作单位”都没有,更不要说“月薪”、“职称”或各种“荣誉称号”了。而这些东西,我们要么已经握在手中,要么不久的将来即可得到。至少,我们都有一份工作和薪水,而且当不法之徒试图以不正当的手段从我们手中夺走它们时,负责主持正义的国家还会站在我们这一边。
  反观孔子,哪里有“国家”以“法律”来保护他的工作和薪水呢?因为没有这一点,所以孔子在被不法之徒肆意践踏的时候,都无缘体验那种趾高气昂地捍卫自家权益时心灵彻底被“正义感”浸润的英雄气概,几近于刘震云笔下的“姥娘”一般,一肚子的苦水只能对天倾诉,似乎苍天会还他尊严。许多危急时刻,他确实像《黑板》中的教师,什么也没有,除了在漫无边际的天地之间苦苦寻求。
  由此很自然地会引出另一条思考线索。今年二月,冬季即将散去的时候,我在报纸上读到一篇访谈著名华裔史学家余英时先生的文章,其中有一句特别适合用来启发我们思考:与孔子相比,我们的幸福在哪里?这句话堪称表达了余先生在海外为研究、传播中国历史文化执著努力一生之后的最大酬劳——对余英时先生来说,或许他于2006年12月拿到的“人文社会学诺贝尔奖”  (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都不如这句话贴心。
  我走我的独木桥,走好自己的独木桥,给家人安定的生活,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不知道余先生说这句话时,潜意识里有否想到他的恩师钱穆先生。钱先生比他先走上于万难中传递中国文化的“独木桥”,作为钱先生最欣赏的得意门生,余英时先生所走的“独木桥”乃是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师徒二人都“走好”了各自的“独木桥”,但在“天伦之乐”上差别甚大:弟子给了家人“安定的生活”,而老师却与家人分离了半生,虽有心也无从谈起“给家人安定的生活”。
  钱先生所推崇的孔子也没能“给家人安定的生活”。钱先生与孔子也因此得额外承受一份痛苦。总之,我们有一份工作和薪水以及保卫这份工作与薪水的国家法律,我们靠这份工作与薪水养活了家人,并因此能与家人一起享受朝夕相处的天伦之乐,而这些都是孔子没有的。
  我们兴许还有过一段切实在手的恋爱经历。孔子即使曾有一位钟意的女子,他的爱情也只像空气一般,永远都是抽象的,唯有存在于脑海中,而且很少有人能理解。如后文将会描述的那样。有一次,孔子有机会见到一位佳人,却被李逵般的学生子路奚落了一顿。子路这位与孔子关系最亲密的学生,哪里能体会老师的爱情。李逵般的他,只知道捍卫“男女授受不亲”,老师不该有一份“丢人”的爱情。
  也许我们目前拥有的一切,孔子都没有,包括与我同在一处供职的好友老邓说的,孔子连部手机都没有。此种荒诞之言自然是玩笑,用以调侃我当下所处的日常生活状况与孔子的差异:真是四处乱忙,一会被手机里的人叫去填表,一会被手机里的人叫去开会,一会又被手机里的人叫去吃饭。我们的四处乱忙来自多少人的四处乱忙,我未作过统计,但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正如我不知道,我和老邓的乱忙有何中心?我也不知道,那些叫我们去忙的人,以及那些我们看不见,却能叫人打手机通知我们去忙的人,又是围绕什么样的中心来展开他们的忙碌?而这种乱忙,在孔子那里,也没有。
  当然,孔子也忙,一会找这个诸侯国的君主推销自己的仁义之道,一会又去教导那个正需要点拨的弟子,偶尔能闲下来的时候,还得操心一下莽撞且又肤浅的子路是否理解了上午他教给的道理。但与我们的四处乱忙不同,孔子的这些忙既不是为了名利,更不是因为他所在的“单位”以及一堆有业务联系的“单位”打电话来叫他去忙,他的四处乱忙。是真正“自找”的,是所谓“从心所欲”的忙。而且当他烦的时候,也无须像那个想摆脱“烦”的哲学家海德格尔那样,拿别人(荷尔德林)的诗歌来安慰自己,相反,诗歌就在孔子的心中。
  写到这里,已过去了24个小时,陈奕迅的那首《K歌之王》早已被我关闭,但莎米拉的《黑板》仍在眼前闪现。此刻,我仿佛看见了孔子正在影片所描绘的天地之间穿行,只是孔子并不需要背上一块巨大的黑板,也不需要我们所拥有的“学校”、“课本”、“职称”或其他“荣誉称号”,我们需要的工具,他没有一样。那么,近乎“光杆司令”的他缘何能成为万人仰慕的先生?是啊,孔子究竟有什么呢?
  孔子有的,我们有吗?
  本卷导言中,我提到了“柏拉图式的爱情”——也就是将灵魂中的爱,献给永恒的真理或美德,而不是世间其他任何可能变动、难以把握的存在(因此柏拉图没有将自己最虔诚、最强烈的灵魂之爱献给异性、名利,或像亚里士多德那样观察老鼠为什么会怀孕、天气缘何会变化一类的琐碎之事)。写完第一篇思想笔记后,我尝试了一下如何走进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与生活世界。
  一周过去了,我完成了一篇长达12000字的文章《哲学、诗歌与智术——柏拉图的哲学教育与千古课程难题》,不仅抚慰了自己十多年来研读西方思想史的寂寞经历,而且能为自己进一步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与生活世界提供合适的经验基础。说实话,写完上篇的最后一句话:孔子究竟有什么?我即陷入了迷惘,不知从哪里人手去寻找答案,但体会了柏拉图,让我求索到了继续向孔子走去的内在力量。
  康德有能力让自己的心灵直接面对至高无上的星空,喜怒哀乐总是围绕琐碎与偶然之事打转的我们,则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以使自己的心灵突破偶然与琐碎之事的束缚,到达永恒、完美的“精神高地”,才可以看见在“精神高地”上驰骋、神游的另一些巨人,进而感受他们灵魂深处的永恒与完美。
  对于试图用心灵看见孔子的我们来说,柏拉图无疑可以给我们提供“巨人的肩膀”。我这样想,所以重读起了柏拉图。在《哲学、诗歌与智术》中,我首先追溯了柏拉图如何在精神导师苏格拉底的熏陶下,确立了追求灵魂完美的哲学教育信仰。导师苏格拉底死去的那一刻,仍在说:只要我一息尚存,就不会停止我的哲学教育实践,接着安慰身边最得意的弟子柏拉图,叫他不要流泪,要以一颗勇敢的心面对世间变化无常的一切,包括死亡。
  目睹老师泰然死去的情景,柏拉图更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以更优秀的哲学。将雅典青年学子的灵魂引向完美永恒的真善美世界。然后,我考察了柏拉图怎样评价雅典城的诗人与智者安排的教学内容,如何设计自己的可以让学生的灵魂逐渐信仰真善美的哲学课程。在柏拉图看来,即使是最伟大的古希腊诗人荷马,也只是在教导学生认识古希腊政治英雄的强大意志与悲剧人生,而不是在启发学生探索真正永恒正义的人类存在。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卷  教学,有如柏拉图式的爱情
我们有的,孔子没有
孔子有的,我们有吗?
让自己感动的精神训练
别心浮气躁,只学皮毛

中卷  静心感受孔子的教学之恋
大教教心
学第一,教第二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
听话的颜渊与诲人不倦
看似不好学但贴心的子路
对学生的爱,尽在“授之以渔”
大自然中的“从游之乐”
教学之恋:教师的终极命运

下卷  耕耘自己的《论语》园地
寻找《论语》导游:钱穆与杨绛
设计自己的《论语》游戏
感受《论语》中的人格力量与师生关系
送一本“我们的《论语》”给毕业生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