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聚书脞谈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3376339
  • 作      者:
    赵国忠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聚书脞谈录》是一本纯正的书话集。它的风格是散淡的、朴实的。然而,散淡、朴实丝毫不曾减少它的学术价值,只是增添了它的可读性。书中配了大量插图,既有艺术观赏性,更有史料价值。开本也是不大不小,如果你看到了它的价值,那真是一册在手,就会产生一种双手捧宝贝的感觉-至少我是如此。这是一本具有藏书家的眼光,书话家的风格的著作,我愿意推荐给读者分享。
展开
精彩书摘
  李健吾编《文艺周刊》
  1933年9月初,留学法国的李健吾回到阔别已两年的古都北平,先住在七叔李少白家,不久,与恋人尤淑芬举办婚礼后,购定了崇文门内盔甲厂甲一号的住所,就从七叔家搬了出来。原先是一个人生活,如今身边多出一口,还辍学在家,自己一时又未找到合适的工作,生活的负担便日显沉重了。好友杨振声、朱自清看出了李健吾的难处,推荐其到胡适主持的编译委员会工作,任务是撰写《福楼拜评传》并翻译《福楼拜短篇小说集》。那一时期,李健吾的笔力甚健,不时给《大公报·文艺副刊》写稿,他苦苦笔耕着,接连创作了剧本《梁允达》、《这不过是春天》。此外,还接受了《华北日报》副刊《文艺周刊》的编辑工作。
  《华北日报》是上世纪30年代我国北方较有影响的一份官办报纸。李健吾主编的《文艺周刊》创刊于1934年4月2日,在每周的星期一出版。每次以4开的幅面发表一整版作品,来稿直接寄到他在盔甲厂的住所,在创刊号上,李健吾撰写的《发刊词》,提出了编刊要“各树一帜”的观点,联系当年正是“京派”与“海派”争论得颇为热闹的时候,他接手编辑这样一份刊物,显然有为“京派”助阵的意思。今天看来,这篇文章的价值,不在观点的提出,值得欣赏的倒是作者那曲折有致的文笔。该文未见收入李健吾的任何著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流逝,若任其湮没,将是十分可惜的。(《发刊词》见附录)
  《文艺周刊》既登创作,也载译文,举凡读书随笔、山水游记、新诗创作等都可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该刊发表的重要作品有:岂明(周作人)的《花镜》、俞平伯的《古槐梦遇》、梁宗岱的《蒙田论文选译》等。当年十分活跃的批评家朱光潜、李长之分别写了《中国的律诗何以趋重排偶》、《论作家与批评家》。文坛新人何其芳、李广田也有诗文在该刊上发表,那时他们还都是在大学里读书的学生。从上面这阵容整齐的作者名单看,不难得出李健吾编的是一份“京派”刊物,但编者发稿并非仅限于“京派”,如吴组缃以《嫩黄之忆》为总题发表了三首诗,可很难把他划归到“京派”。
展开
目录
《新诗杂话》的杂话
李健吾编《文艺周刊》
陈梦家的佚诗
赵萝蕤与《荒原》
中国最早的艺术摄影作品集
胡适的诗与刘海粟的画
谢冰季的《温柔》
《在大龙河畔》·海风社·《海风丛书》
林徽因的佚诗及其他
从辅仁文苑社的一张合影说起
林榕的《夜书》
《啼笑因缘》——从小说到电影
《黑白影集》
彩色版《子恺漫画选》
“褐木庐”主人和他的藏书票
徐志摩与梅兰芳
散落在画报上的凌叔华
黄萍荪与《北京史话》
萧乾与画家赵望云
薄官不能一朝留清风可以百世祀——关于《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
《爱眉小扎》
俞平伯的佚诗
《背上了十字架》及其他
禁书一册
《我的良友》
《春灯集》签名本
鲜为一见的《北京文学》
《羊》的版本及其他
小万柳堂与《扇面大观》
《敦煌掇琐》
星社与《星报》
李根源与《曲石诗录》
夏枝巢的《九十回忆篇》
周黎庵与《葑溪寻梦》
周黎庵编《宇宙风社月书》
回忆往往是靠不住的
全集怎能这样编
错谬甚多的《唐驶藏书》
家藏签名本
偶拾油印本
难觅毛边本
旧书店
书市购刊记
冷清的旧书市
琐话“书账”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