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1272284
  • 作      者:
    彭国元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守望声屏:论媒体责任与自律》为“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主题论文集。稿源有二:一是日前在全省广电系统范围内举办的“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论文征文中的获奖论文;二是有关领导和理论骨干撰写的与此主题相关的论文或讲话。这些稿件选题重大,立论新颖,写作讲究,贴近实际,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其部分代表作有:《新闻工作者的“五家”、“五通”及其他》(魏文彬)、《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谢跃进)、《创建和谐的电视文化生态》(李培其)、《广电低俗之风思想根源及应对》(唐弦)。 据了解,围绕全国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热点话题,编辑出版这样的主题论文集在全国新闻系统可能尚属首家。
展开
内容介绍
    《守望声屏:论媒体的责任与自律》所收录的作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一些领导和理论骨干在有关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或撰写的相关文章;二是本次论文征文中的部分佳作。这些文章主题突出,涉及面广,整体质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较强的现实指导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关键在自律 要害在管理 出路在创新
    一、关键在自律
    自律有两层含义:一是媒体的责任自觉和行业自律。媒体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媒体要讲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做到责任自觉和行业自律就一定要坚守媒体的政治喉舌的功能。二是媒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自我约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难免会出现方方面面的冲击和影响,这种冲击和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媒体来,因此媒体也存在一个价值取向的问题,存在一个自身反腐败的问题。无论这个社会怎么发展,经济浪潮、经济利益怎么影响我们现代人的价值观,媒体都必须坚持责任自觉、行业自律,不能为收视率和创收的压力所困扰,不能贱卖自己的责任。太华同志担任总局局长以后从来不主张媒体搞收视率排名、广告创收排名,目的是什么?就是担心我们所有的媒体被这两个指标所误导而忘记了媒体的政治属性、喉舌功能、宣传阵地这些重要职能。2005年某频道曾经播出一个用爱国诗人屈原做的啤酒广告,“天下无大事,先干了再说”;还有一个广告,把立邦漆涂在故宫前的立柱上,用盘龙滑下来表现立邦漆的光滑程度。这些所谓“创意非常棒”的广告在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些广告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广告的制作商和播出媒体过分强调商业利益,忽略了中国文化传统内涵,缺乏必要的文化责任感。这种媒体文化责任意识的缺失,使得国内不少商业广告频频越线。一个媒体一旦被广告商所左右,则极易失去自主权和把关权。对此,媒体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决不能以损害社会效益来换取经济利益。我们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挑战,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更要坚守媒体的社会责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不容缓地推进主流文化的建设。事实证明:一个媒体的广告,如果只看重经济效益而抛却社会效益,就容易滋生黑暗和腐败;缺乏良知和责任感的媒体和商家,也得不到消费者长期、坚定的支持。我国的《广告法》强调,广告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这是广告活动的基本准则。广告商、创作者、媒体必须具有高度的文化责任感,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自觉地担负起文化服务、文化教育和文化建构的责任。 
    ……
展开
目录
新闻工作者的“五家”、“五通”及其他(代序)
关键在自律要害在管理出路在创新
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深入开展“三项教育”
坚决治理新闻宣传中的“五大公害”
舆论导向与媒体把关人的责任
提升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
坚持“三贴近”原则改进电视新闻宣传
新闻真实的哲学解读及辩证把握
创建和谐的电视文化生态
“度、量、衡”的和谐统一是舆论监督栏目
成就品牌的关键
广电低俗之风的思想根源及应对
摘掉不良帽子还原为职业新闻人
电视传播中的责任担当-由“纸馅包子”事件引发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中“民生”的误读
构筑电视台内部的“防火墙”
试论社会舆论引导中的逆向思维
从一起突发事件的报道反思社会新闻的导向性
情为谁动-浅议湖南电视媒体情感类节目的现状及其出路
坚持以人为本抵制传媒低俗化倾向
培育做建设性媒体的职业自觉
论体验式采访
让“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活动
“鲜活”起来
还荧屏“三原色”-就娱乐节目低俗化现象论“深化三项教育、治理五大公害”的重要性
正确看待收视率告别节目低俗化
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低俗化倾向及其解决对策
论主持人公众形象的维护
媒体走向市场应警惕功利主义
虚假失实报道的成因及治理
在现实的法制原则下媒体舆论监督如何突破与保障
也论记者的职业精神
媒体应对“新闻侵权”之我见
浅谈媒体软实力的构建
提高商业广告的文化内涵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