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众文化与媒介<br>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与人们早先主要从自然、社会直接获取经验相比,今天,我们对生活的体验往往来自于媒介,尤其是萦绕于周遭的大众媒介。相应地,依托于大众媒介而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在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双重夹击之下,倔强地崭露头角并获得自身的成长空间,日益发展为文化家族中一支占据主导位置的文化力量。在此行程中,作为西方舶来品的大众文化于20世纪70年代末进人中国大陆,掀起了一股褒贬不一、争论不休的洪流。如何从中西对照的视域审视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问题?如何正视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中国的大众文化理论批评和研究存在哪些问题?这些无疑都是值得去思考的极富理论与实践意义的课题。<br> 第一节 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br> 卡西尔在《人论》中说:“人的符号活动能力(Symbolic activity)进展多少,物理实在<br> 似乎也就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至除非凭借这些人为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①确实,从历史上看。人类感知对象的方法和对象的再现技术从文明开始时就与特定的媒介有关。人类最初的历史纪录是画在洞穴墙壁上的绘画,汶些绘画就是用于传递思想的最原始的媒介。而每一种新媒介的诞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获取、传递、交流信息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变革。今天,“无数新的技术文明正在被转化为文化的生产、流通和接受方式,这就意味着社会大众面对的是一个由各种媒介所传递的符号文化。于是,面对文化也就是面对媒介,身处文化之中就是身处媒介之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面对媒介化的符号”。②由是,现实本身也被媒介化了。当我们想要了解朝核六方会谈的最新动向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打开电视;当我们想要查询观众对2008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反馈时,我们会毫不犹豫地打开搜索引擎。这样看来,在文化、现实、媒介这三者的互动关系中,媒介无疑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在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全球化时代,媒介的高频率使用往往使人们忽略了它的存在,久而久之便习以为常、见惯不怪了。因此,对“媒介”(又译为“媒体”)一词的追问就成为当下进入文化和现实世界的一把不可或缺的钥匙。<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