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0943275
  • 作      者:
    王宏强著
  • 出 版 社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作者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知识经济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进行了比较与反思,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对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区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实现途径和制约因素。最后以三峡宜昌地区为例,说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br>    本书主要适用于经济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同时还可供从事高新技术、区域经济等研究的高等学校教师、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br>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理论<br>    二、新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br>    20世纪80年代末,新增长理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而兴起。新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入了收益递增的假定,同时把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内生化,确立了一幅崭新的、长期增长的图景,在经济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br>    1.边际收益递增规律<br>    传统经济学有一条重要的规律,即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不变时,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最初会使产量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边际产量会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减少。这一规律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作用。但是,当人类步人知识经济时代后,新增长理论顺应时代,以边际收益递增规律取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新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它本身的生产具有递减性,而作为生产投入则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力。知识同其他一般商品一样,在一定时点上,当知识存量给定时,研究投入的倍增不会取得知识的倍增;但知识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性,它既不是传统的私人经济产品,也不是公共品,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非竞争性的、部分排他性的产品。由于知识不能享有完全的专利,一个厂商创造的新知识对其他厂商的生产具有正的外在性,因此使作为知识存量和其他投入函数的消费品生产有递增收益,更精确地说,知识可以有递增的边际产出。知识不仅自身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而且会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的收益递增,并改变各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结合方式,产生出更多的、更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一个“收益递增的增长模式”。而且,由于知识的溢出效应使知识能在不追加投资的基础上被反复利用,这就减轻了资本稀缺性所带来的约束压力。<br>    2.人力资本内生化<br>    罗默(Romer)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同知识一样,不仅自身能形成递增的收益,而且能使资本、劳动等其他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使整个经济的规模收益是递增的,而递增的收益又保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卢卡斯(Lucas)于1985年发表了《经济发展的机制)一文,他在其中建立了一个新的宏观模型,并分析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对产出增长的贡献。卢卡斯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独立的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运用更加微观化的方法把舒尔茨(Schuhz)的人力资本概念和索洛(Solow)的技术进步概念具体化为“每个人”、“专业化”的人力资本。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br>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br>一、增长极理论<br>二、平衡增长理论<br>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的理论<br>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br>二、新增长理论的基本内容<br>三、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br>四、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动力<br>五、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测算<br>第三节  产业集聚理论<br>一、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br>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br>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br>四、艾萨德的产业综合体理论<br>五、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br>六、勒施的产业集聚论<br>七、新经济地理学<br>第二章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启示<br>第一节  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与发展<br>一、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回顾<br>二、高新技术产业在发达国家的发展情况<br>三、高新技术产业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状况<br>四、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状况<br>第二节  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与特点<br>一、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br>二、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br>第三节  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验<br>一、国内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措施<br>二、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br>第四节  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重要启示<br>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机制与环境<br>二、政府为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做好服务工作<br>三、各级政府机构自身的信息化发展<br>四、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br>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br>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br>第一节  概述<br>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演变中的产业变动趋势<br>一、产业梯度性转移<br>二、产业园区化集约<br>三、产业簇群化集约<br>四、产业融合化扩张<br>五、产业生态化发展<br>第三节  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br>一、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br>二、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途径<br>三、产业结构调整对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br>第四节  高新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br>一、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br>二、高新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br>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欠发达区域产业结构优化<br>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高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br>第五节  区域发展对高新技术产业的需求<br>一、区域经济快速增长要求高新技术支撑<br>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高新技术<br>三、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高新技术的要求增强<br>第六节  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区域发展的几种模式<br>……<br>第四章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br>第五章  区域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的选择<br>第六章  民营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问题<br>第七章  高新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问题<br>第八章  案例研究:三峡宜昌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br>结束语<br>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