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合作创新激励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60643
  • 作      者:
    郑逢波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郑逢波,1972年生,河南新乡人。2006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产业经济学专业),并荣获该年度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现为云南财经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副教授,主要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商务决策分析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包括公司竞争行为与商业策略、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与公共政策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出版专著一部,译著一部;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八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合作创新激励研究》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假设出发,运用激励理论和机制设计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合作创新活动中合作当事人目标不一致且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契约和机制设计来加以防范,为我国的合作创新实践提供了有一定现实意义的理论参考。合作创新的机制设计是《合作创新激励研究》的重点内容,主要分析合作当事人之间的契约设计和风险防范,以及政府如何采取措施激励合作创新行为。分析表明,带有提成费的契约设计既有信号显示的作用,从而可以防范逆向选择行为,又有激励当事人努力的作用以遏制道德风险;政府除了鼓励和支持合作项目以外,最重要的激励措施就是健全法规、进行产权激励以及提供公共技术服务。如何进行合作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这是理论界和实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第2章 合作创新理论基     2.1 组织间合作     合作是个人、群体或组织为了互利的目的而产生的彼此互动并形成心理上的依存关系的过程。合作关系是一种跨越组织疆界的互相渗透性活动。就企业而言,从其行为与目的来看,企业合作行为是企业在相互依赖的关系中采取互补的行动,以达成彼此互惠的目的。企业间通过相互牵制的协调行为,使得彼此能共同创造互利的结果(Buckey,1988)。     关于组织间合作的理论研究基本来自于交易成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博弈论。     交易成本理论对合作的经济学解释是:合作关系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组织形式。市场交易尽管有较强的灵活性和优化配置能力,但是在面临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交易成本比较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交易的优点。层级组织尽管具有良好的分配效率,可以大大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成本和“道德风险”,但是由于层级组织所固有的惯性和刚性,因此缺乏应付高速变化所需的柔性;此外,在需要多领域参与的系统性问题上,一个层级组织又面临着资源不足的无奈或者由于范围或规模过大而引起高管理成本的危险。这种情况下,企业与企业、研究机构、大学建立互利互惠、共同降低风险和成本的合作关系,是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多数企业的有效战略选择。     战略管理理论在研究合作策略时,将合作描述为一种必要的理性分析过程,其分析集中在参与合作各方获得某种匹配的需要和存在彼此的相互依赖上,通过合作可以改善竞争地位,获取竞争资源和能力。例如,许多合作从战略上看是为了阻止进入或侵蚀竞争者的地位。布基(Buckey,1988)给出了不同组织形式合作的七种动机:(1)风险降低;(2)规模经济和理性化;(3)技术交流:(4)增加/减少竞争;(5)克服官方贸易和投资壁垒;(6)有利于公司国际化的扩展;(7)把合作方的互补性优势能力加到价值。
展开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本书的创新 第2章 合作创新理论基 2.1 组织间合作 2.2 合作创 2.2.1 合作创新概念 2.2.2 创新战略与合作创新 2.2.3 合作创新的类型与组织模式 2.3 国内外合作创新实践 2.3.1 美国的合作创新实践 2.3.2 日本的合作创新实践 2.3.3 欧盟的合作创新实践 2.3.4 中国的合作创新实践 2.3.5 合作创新的国际化发展 第3章 合作创新动机激励 3.1 合作创新的动机 3.1.1 国外学者的研究 3.1.2 国内研究概况 3.2 合作创新动机的理论解释 3.2.1 交易成本理论对合作创新的解释 3.2.2 企业资源和能力理论对合作创新的解释 3.2.3 产业组织理论对合作创新的解释 3.2.4 对三种理论的评述 3.3 对合作创新动机的实证考察 3.3.1 国外实证研究 3.3.2 国内实证研究 3.3.3 实证总结 第4章 合作创新行为激励:技术转让 4.1 技术转让分类 4.2 竞争厂商间技术转让发生的条件 4.2.1 模型假定及描述 4.2.2 创新发生后的许可条件 4.3 大学与企业间的技术转让:逆向选择 4.3.1 完全信息下大学与企业间的技术转让 4.3.2 不完全信息下大学与企业间的技术转让 4.4 不完全信息下两国厂商问的技术转让 4.4.1 模型假定 4.4.2 模型 4.4.3 模型的含义 第5章 合作创新行为激励:合作开发 5.1 目标不一致、私人信息与激励 5.2 合作伙伴选择 5.2.1 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 5.2.2 合作伙伴的选择原则 5.2.3 合作伙伴有效选择途径 5.3 合作开发中的道德风险 5.3.1 基本假定 5.3.2 提成费合同博弈模型 5.3.3 股权合同 5.3.4 结论及进一步分析 附录5-1:效用函数形式下企业 第6章 合作创新政府激励 6.1 政府激励合作创新的理论依据 6.2 美国政府对合作创新的支持 6.2.1 背景 6.2.2 相关措施 6.2.3 效果 6.3 日本政府对合作创新的支持 6.3.1 相关法律与政策 6.3.2 运作概况 6.3.3 效果 6.4 美日两国合作创新相关政策的比较 6.5 中国政府的合作创新激励措施 6.5.1 政府政策和措施 6.5.2 法律制定 6.5.3 效果 6.6 合作创新激励措施的比较借鉴及政策含义 6.7 问卷调查:促进我国合作创新发展的政策建议 6.7.1 “合作外部环境”层面 6.7.2 “政策建议”层面 6.7.3 政策建议的取舍 附录:我国企业合作创新发展策略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2.问卷发放及回收方式 3.问卷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