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201920
  • 作      者:
    王晓博著
  • 出 版 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王晓博,男,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3年6月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毕业分配至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任教,为同济大学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选,同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推荐人选,美国得克萨斯州州立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
    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产业经济与国际竞争、国际银行理论与业务创新等领域,在《国际贸易问题》、《当代财经》、《财经论丛》、《世界经济文汇》等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主编研究生、本科生教材《国际结算与信贷》、《货币金融学》等;主持并参与过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包括“上海推动内资中小型企业出口高新科技产品的对策研究”(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高科技产品出口竞争力研究”(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十一五’期间上海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上海市外经贸委“十一五”研究课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后发优势与经济发展”(同济大学文科科研基金),“重大体育赛事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上海市体育局科研基金项目)以及“《ECADI战略规划纲要》评估及建议”、“基于循环经济的安徽涡阳县造纸行业发展规划”、等横向课题。
    丛书主编黄汉江先生简介
    笔名:晓翰、扈姬优、撖缰等。19561年1月生,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历任上海市财政局副科长,上海基建优化研究所所长,上海理工大学经贸系主任、商学院副院长、投资与建设学院院长、国民经济学(研究生)学科创始人,立信会计出版社社长、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兼投资建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兼任世界杰出华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基建优化》副总编、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评议专家、AmericanLibertyUniversity士生导师、中国人文管理科学院院士、中国经济科技开发国际交流协会理事、上海市基建优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基建管理优化》总编辑、《上海建设动态》主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委员、经济学与工商管理荣誉博士、教授、政协委员。曾出访欧、美、澳、亚30余个国家和城市。著有:《投资与建筑经济》、《利息与年金表》、《货币时间价值学》等著作;主编有:《投资大辞典》、《建筑经济大辞典》、《投资学概论》、《基建工程与概预算》、《简明建筑经济手册》、《基本建设预算》、《建筑工程招投标百问百答》、《建设工程与预算》、《中国社会团体大全》、《投资结构经济学》、《中国社会团体会长秘书长辞典》、《现代建筑业经营管理》、《投资生产力经济学》、《涉外投资学》、《投资建设教训集》、《全国投资与建设研究文集》、《现代建设工程与造价》(2002年始共4集)、《全国房地产研究文集》等著作,编译有:《管理科学与管理决策》、《建筑合同词典》、《英汉汉英投资词汇》,《建筑工业经济学》等著作。并著有《黄汉江散文诗》。在全国50多家报刊上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著作、论文总字数约5000万字。其中28种论文、著作、教材分别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全国建筑经济优秀论文奖、全国基建优化优秀学术成果奖、上海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和上海高校优秀教材奖。并荣获国际荣誉机构颁发的“二十世纪成功人士”证书和勋章。现正在总主编“沪江商学丛书”和“立信投资与建设丛书”及“新世纪经济管理博士丛书”(共100多部著作、教材)。并积德行善,筹集资金,为故乡筑砼路和建立老年福利基金。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第一章确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指出创新所在,追述前人成果。第二章首先引入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后发优势的约束性条件,揭示了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一些后发展国家发挥“后发效应”、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第三章从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揭示了后发国家及其后发地区实现后来居上的直接基础和内在机理。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近代有关后发优势的思想,这主要体现在近代对外开放思想方面。对外开放,取人之长,近代中国有识之士围绕影响经济赶超的各种因素确立了实现后发优势的途径。第五章首先阐述了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各具时代特点而又一脉相承的赶超思想,然后集中论述了中国技术性后发优势和制度性后发优势思想。前者涉及如何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如何处理好引进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后者涉及制度因素的有效安排,以及对中国改革中的后发优势的分析。第六章是对中国近现代区域性后发优势思想——西部开发政策思想的研究。从林则徐到孙中山,再到新中国三代领导人,在为整个中国前途殚思竭虑之时,多对中国西部开发表示关注。之后在阐述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基础上,对发挥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想进行了探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四章 体现后发优势思想的近代开放意识
    只要一个民族没有灭亡,那么它的一切重大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其自身,外部的力量是无法替代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后发国家和地区自身的动力。开放是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必然抉择,也是其后发优势实现动力的重要源泉。只有通过开放。面对强手如林的外部环境,才会有一种有益的压力感,从而诱导出一种民族的超越精神,使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原动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启动,从而变压力为动力,获得一种巨大的推动发展力量。
    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在16世纪以前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其对周围邻国而言则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也不存在落后的问题。中国古代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同时又是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状况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加速中国经济发展和实现后发优势的必要条件。当时的对外开放总的说是中国的技术、文化对外传播,而不是像近代的对外开放那样具有“师夷”自强的性质。
    中国近代的对外开放问题则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冲击下提出来的,同时,又是在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均大大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产生的。新的世界形势和中国本身经济基础的变化,使得中国必须通过学习和采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力求缩小和消除同西方的差距,实现“后来者居上”,才有可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生存下去,而学习和采用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又只能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展开
目录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中国的发展研究
二、关于政府作用的一般理论探索
三、关于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的研究

第二章 后发优势概念的引入
第一节 格申克龙及其后发优势思想
一、格申克龙其人其说
二、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思想
第二节 后发优势的约束性条件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
一、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比以往更加显著

第三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宏观和中观角度考察国外后发优势政策思想
第一节 国家层次的分析
一、日本: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后进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二、韩国:从殖民地附属国到新兴工业国

第二节 区域层次的分析
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二、制定明确的区域援助目标
三、建立专门的区域援助开发组织机构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发展援助方式
五、鼓励地方及民间力量参与
六、区域政策法律化

第四章 体现后发优势思想的中国近代开放意识
第一节 对闭关锁国的批判与反思
第二节 对对外开放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第三节 对开放的内容、途径的探讨
第四节 在坚持对外开放中维护民族独立和尊严

第五章 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后发优势思想的思考
第一节 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赶超战略思想研究
一、毛泽东赶超思想的提出及其实践
二、邓小平的赶超思想与中国发展战略的重新定位
三、江泽民与时俱进的赶超思想

第二节 中国技术性后发优势思想
一、从后发优势实现看我国的技术引进
二、模仿创新——后来者居上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中国制度性后发优势思想
一、关于制度性后发优势和“制度夹生”
二、中国改革中的“后发优势”:一个初步分析

第六章 中国近现代区域性后发优势思想——西部开发政策思想概论
第一节 近代先进人士对西部开发的关注
一、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开发西部的思想
二、以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发西部的思想
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发西部的思想

第二节 20世纪30-40年代的西部开发思想及实践
一、20世纪30-40年代开发西部的原因及目的
二、20世纪30-40年代开发西部的政策思想及措施
三、20世纪30-40年代西部开发的意义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西部开发思想及实践
一、新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西部开发思想初探
二、西部地区的后发优势
三、发挥西部地区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思想的探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