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One political chlture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1004
  • 作      者:
    成臻铭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是从土司区域内部情形研究我国土司制度的。通观全书,有四点新意:第一,理论上有新意。该书系统总结了前人土司制度研究理论,提出要从“三个层面”、“四个视角”观察土司,并且提出了鉴别土司的二十八字理论和土司类型理论,第二,内容上有新意。提出土司研究应该从土司区域的变动与土司城的变迁进行研究。第三,资料使用上有新意。该书除使用大量官方文献外,还使用了民间文献。这是以前没有做的。 第四,方法上有新意。该书运用了历史学的实证方法,有史有论,寓论于史。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土司区的变动与土司城的变迁
    清朝时,我国土司类型远远地超过了以前的宋明时期。其有抚慰型、政务型、僧官型、羁縻卫所型、土弁型、札萨克旗型和土屯型等七种土司类型。各类土司区的变动,是时局变化的必然反映,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司势力的兴衰。
    土司城的变迁与土司势力的兴衰息息相关。中华帝国时期,在伦理型政治内外区分原则主导之下,因人定职,因职设置机构,因机构而演变为城镇,反映了我国土司城镇成长的一般规律。因此,土司既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人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又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土衙署)。可以说,有多少土司就宜有多少土司衙署甚至是土司城镇。然而据目前的历史人类学田野考察,土司衙署或土司城的数量远少于根据文献记载所统计出来的土司数字。之所以如此,固然是因为年代久远、田野调查力度有限,致使诸多土司城与土司衙署未被发现,同时又与龚荫先生所言的“拣到篮子里就是菜”的统计方法以及将未入流的土司自署职官划入土司之列有关系。可以这样说,把未人流的土司自署职官划人土司之列,以及将清雍正朝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后诸多土舍、土目的家宅列为土司衙署,就成了土司研究数字化处理的一个瓶颈。据龚荫先生统计,清代共有一千七百七十九家土司,其中以“原官授之”者一千零七十八家,新设的土弁、土屯及未人流的文职土司七百零一家。如果以四比一的比例进行折算,清代土司衙署最多可以达到二百七十个。这一数据,在李世愉、吴永章先生的研究中得到证实。据李世愉统计,清雍正年间首先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广等五省革出土司二百二十家,然后又在这些省份新设流官一百五十二处。据吴永章统计,清乾隆时上述五省土官尚存七百零八人,其中文职土官一百一十二人、武职土官五百九十六人。该数据如果仍以龚荫的标准进行折算,五省土司衙署尚有一百七十七个。可见,做二百七十个清代土司衙署的估计比较符合实情。
    ……
展开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一、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概况
二、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的意义
三、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的价值
四、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的内容
五、土司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土司区的变动与土司城的变迁
第一节  清初土司区的变动
一、清军人关前土司区的变动
二、清军人关后土司区的变动
第二节  “康乾盛世”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一、康熙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二、雍正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三、乾隆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第三节  清中叶土司区的变动
一、嘉庆、道光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二、咸丰、同治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第四节  晚清土司区的变动
一、光绪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二、宣统时期土司区的变动
第五节  土司城的变迁
一、抚慰型土司城的变迁
二、政务型土司城的变迁
三、僧官土司城的变迁
四、羁縻卫所土司城的变迁
五、土弁型土司城的变迁
六、札萨克土司城的变迁
七、土屯型土司城的变迁

第二章  清代土司城的地理分布与建筑布局
第一节  土司城的地理分布
一、土司城地理位置
二、依山傍水的建筑选点
三、司署朝向不定
四、建筑用地无统一标准
第二节  土司城的建筑布局
一、土司城内城的建筑布局
二、土司城外城的建筑布局
三、土司城城郊的建筑布局

第三章  清代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第一节  清代雍正以前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一、清初土司的政治抉择
二、康熙、雍正时期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第二节  清代雍正以后土司的政治文化互动
一、清代雍正以后土司与中央王朝的互动关系
二、清代土司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三、清代土司社会的动乱

第四章  清代南方土司区的社会政治阶层与等级
第一节  抚慰型土司区社会政治阶层
一、永顺宣慰司的石碑
二、抚慰型土司区的社会政治阶层
第二节  土司区社会政治等级
一、抚慰型土司区的四个社会政治等级
二、政务型土司区的社会政治等级
第三节  不同政治等级在社会政治分层结构中的作用

第五章  清代土司家族政治文化
第六章  清代土司贵族生活方式
第七章  清代土司衙署
第八章  清代土司政府的机构及其职能
第九章  清代土司地方行政系统
第十章  清代土司的政治文化特点
本书主要资料来源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