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议论指出,是非典型性肺炎疫情的突袭,使整个社会进入非典型状态,各种关系也以非典型的方式得到调适。①而正是这种“调适”,恢复了政府的公信力,从而使危机转化为契机。
所谓“诚信政府”,是现代政治中的概念。与依法、公正、廉洁、高效、勤政、践约等基本要求联系在一起的,是行政的公开度、透明度,是保证公众及时知情的权利。这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法治型政府的必备前提。而达到这一目标,无疑需要经历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
这些年来,上至全国性的非典疫情,下到地方范围的恶性事件,诸如当年的南丹透水事故、万载烟花爆炸、海城豆奶事件,近年的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统计失真、重大矿难隐瞒不报……诸多性质不一的事件中,人们都曾觉察到不同层级的政府官员对事实真相的百般遮掩。瞒报已经成为生产事故频发现象如影随形的新动向,成为天灾背后的人祸。而这台下背后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信息”联系着“地方政绩”。各类对上对下的迟报、漏报、瞒报、谎报,在政府官员“避免民众恐慌”的解说下,被容忍,被视为正当,甚至企图以遮掩真相的谎言去消除种种传言。这类情形造成的信息失真,导致的决策失误,使国计民生蒙受了重大损失,也构成为政治文明进程中的严重障碍。
这类情形我们并不陌生。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在形形色色的历史材料中,已经见得够多。不是21世纪,不是矿难、台风,但都有对于信息的掌控与争夺,都有信息阙失与失真,也都有不同层级、不同意旨的权力干预之努力。
事实上,占往今来,一切腐败行为的发生,都与信息的不透明有关。制约腐败发生的可能,有赖于信息渠道的畅通与信息的公开;惩处已经发生的腐败,更离不开足够的准确信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