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代八旗子弟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7225638
  • 作      者:
    刘小萌著
  • 出 版 社 :
    辽宁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旧时北京有句俗话,叫做“不分满汉,但问旗民”。在清代,旗人与民人是社会成员的基本分野。民人就是隶属省府州县之人,以人数众多的汉族人为主体;旗人则是被编入八旗组织之人。八旗虽依满、蒙、汉不同民族成分编组,但起核心作用的始终是满洲族人,所以,旗、民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与满、汉差别相对应的。旗人又称“旗下人”、“在旗的”,他们在行政隶属、权利义务、经济来源、政治地位、文化习俗等方面均有别于民人,甚至所居住的地域,最初与民人也是泾渭分明的。这样一来,旗人便成为清代社会中人员最庞杂、特点最鲜明、影响最强大的一个区域人群。
展开
精彩书摘

  二、旗民分治,一代经制
  顺治元年(1644年)清廷定鼎北京,很快确立起“旗民分治”的两元社会结构,即在广大汉族地区继续沿用明朝制度,设置省、府、州、县各级地方行政机构,任命总督、巡抚、知府、知州、知县等管理民政。与此同时,千方百计地维护本族的旧有社会组织和制度,将全体满洲人和一部分早先收编的汉人、蒙古人等“俱隶八旗”。为保证兵源和军队的战斗力,而将兵丁列入不同于民籍的“军籍”的做法,在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屡见不鲜;为实现对异族的统治和奴役,而让自己的整个民族日愈脱离生产而以当兵为主要职业,在北方若干少数民族如北魏拓跋、辽契丹、金女真所建政权中亦不乏先例。清朝统治者在祖述这些做法的同时又多所发明,使“旗民分治”成为一项基本的制度。
  (一)居重驭轻,禁旅驻防--八旗子弟的分布
  清朝入关后,为了以人数较少的八旗兵丁有效地控制全国,采取了“居重驭轻”重点配置的政策。北京是统治的中心,也是八旗驻防的重点所在。以后基于镇戍地方的需要,将一部分旗兵陆续派往各地驻防,于是形成“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的区别。
  1.  屯聚京师的八旗禁旅
  在顺治元年清朝定鼎于北京以前,北京曾作为辽的陪都和金、元、明三朝的都城。除明朝外,辽契丹、金女真、元蒙古以及清满洲的统治者都是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北京城之所以为历代王朝尤其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所青睐,主要是因为它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和重要的战略位置。北京地处华北大平原的北端,永定河的古冲积扇上,背依群山,面向开阔的平原。北面以燕山山地与蒙古高原毗邻,西以太行山脉与黄土高原接壤,南面是一陌平川,遥瞰渤海。燕山、太行山两幅巨大的屏障,从东北和西北两面围拱着北京所处的小平原。两山相会处,形成的狭长峡谷--美沟,历来是华北平原与蒙古高原的重要交通孔道。
  ……
 

展开
目录
一、导言
二、旗民分治,一代经制
(一)居重驭轻,禁旅驻防——八旗子弟的分布
(二)生则入档,壮则当兵——八旗子弟的职业
(三)铁杆庄稼老米树——八旗子弟的钱粮
三、旗民畛域,日渐融通
(一)旗民的交往与杂居
(二)物本相感生,相感乃相亲——外族人的入旗
(三)汉军子弟的出旗
四、濡染汉习,渐忘旧俗
(一)文风蔚起,彬彬弘诵——八旗子弟的文教
(二)八旗读书人,假借词林授——重文轻武习气的养成
(三)时趋难挽,旧俗陵夷——旗俗的流变
(四)满语荒疏,姓氏汉化
(五)宗教信仰的递嬗
五、盛极而衰,命蹇多乖
(一)赳赳武夫干城器——八旗子弟代有英才
(二)纨绔膏粱尚虚华——八旗子弟的衰堕
(三)酒债寻常行处有,朝回日日典春衣——八旗子弟生计的困厄
(四)布靴宽袖夜方归,善仆营中个个肥——八旗兵丁的荒怠
六、破除旗汉界,谋生皆任便——辛亥革命前后的八旗子弟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