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初,中共广东省委一位领导同志去汕头传达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从汕头回来向省委汇报时建议,广东应当拿出一块地方用各种优惠的政策来吸引外资,把国外先进的东西吸引到这块地方上来。对外开放,最好从汕头开始,因为:第一,在全省来说,除广州外,汕头是对外贸易最多的地方,每年有1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搞对外经济活动比较有经验。第二,潮汕地区海外的华侨、华人是全国最多的,约占我国海外华人的1/3。其中许多是在海外有影响的人物,我们可以动员他们回来投资。第三,汕头地处粤东,偏于一隅,万一办不成,失败了,也不会影响太大。广东省委、省政府经过研究后初步决定,先在深圳、珠海两地试办出口特区,并希望中央给广东放权,抓紧当前有利的国际形势,让广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四化”建设中先行一步。
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广东省负责人习仲勋、杨尚昆、王全国参加。在直接向中央领导同志作汇报时,习仲勋说,如果广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能几年就搞上去了,但是在现在的体制下,就不容易上去,建议中央下放若干权力,允许在毗邻港澳的深圳市、珠海市和重要侨乡汕头市开办出口加工区。中央领导同志很重视这个建议。汇报完的当天,邓小平即安排与广东省负责同志谈话。在谈话中,邓小平说:你们上午那个汇报不错嘛,在你们广东划一块地出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广东省委负责人建议开办出口加工区,而邓小平提出还是办特区好。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正式提出办特区的主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