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应用社会心理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819404
  • 作      者:
    肖汉仕著
  • 出 版 社 :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肖汉仕,(1960-),湖南洞口县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心理学及心理健康教育硕士生导师、应用心理学博士。湖南省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十佳专家”。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课题《新时期居民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以及省、部、厅级课题共9项。出版有《学校心理教育研究》、《青少年心理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心理素质教育》、《初中生心理素质教育》等著作共10部。在《中国教育学刊》、《中国心理卫生》、《人口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应用社会心理学》不仅对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作了系统阐述,而且对我国现实社会中的热点——社会心理问题与行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现实社会带给人们的影响以及如何促进个体心理的社会适应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体系与内容方面均有一定的创新。该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既可供有关专业研究与学习者参考,也适合其他读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应用社会心理学概述<br>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br>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br>    (一)社会心理学的历史<br>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孕育时期、形成时期、确立时期。<br>    1孕育时期<br>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辨哲学的母体之中,从总体上看,涉及社会心理学思想的有两条基本线索,一是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却可以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后来为康德、歌德、卢梭等人所继承并发展。另一来源是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而人性又是生物或本能的力量所支配的。因此,改变人的本性,建立理想国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其思想对后来的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说”部分受到亚里士多德的“宣泄说”的启发。美国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G?奥尔波特认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在哲学知识内部建立了社会心理学的主题思想的创始人。因此,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也被E?霍兰德称为“社会哲学”阶段。<br>    2形成时期<br>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吸取营养,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及应用社会心理学概述<br>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概述<br>    第二节 应用社会心理学概述<br>    第三节 应用社会心理学理论<br>    <br>    第二章 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br>    第一节 自我意识<br>    第二节 社会认知<br>    第三节 归因<br>    <br>    第三章 社会动机与挫折调适<br>    第一节 社会动机<br>    第二节 挫折与调适<br>    <br>    第四章 人际关系及改善<br>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br>    第二节 人际关系的评估<br>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优化<br>    <br>    第五章 态度形成与改变<br>    第一节 态度及态度的形成<br>    第二节 态度的评估<br>    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br>    <br>    第六章 群体心理及管理<br>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br>    第二节 群体凝聚力及培养<br>    第三节 群体心理管理<br>    <br>    第七章 社会心理现象分析<br>    第一节 暗示<br>    第二节 崇拜心理<br>    第三节 从众心理<br>    第四节 社会心理的变化<br>    第五节 社会失衡心态及其调控<br>    <br>    第八章 社会行为及调控<br>    第一节 亲社会行为<br>    第二节 越轨行为<br>    第三节 群体性事件<br>    第四节 社会连动行为<br>    第五节 攻击行为<br>    <br>    第九章 社会对心理的影响<br>    第一节 社会变化特点及心理影响<br>    第二节 现代人的心理困扰<br>    第三节 社会对心理素质的要求<br>    <br>    第十章 心理社会化策略<br>    第一节 自我优化心理素质<br>    第二节 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br>    第三节 社会的宏观对策<br>    <br>    第十一章 其他领域中的应用社会心理学<br>    第一节 消费领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br>    第二节 犯罪领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br>    第三节 环境领域的应用社会心理学<br>    参考文献<br>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