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新智库”的提出和实施(代序)
我的回忆和一些想法
——为纪念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而作
雷经天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日子
张仲礼与我院的首次职称改革
大家风范
社科院首届研究生的读书生活
《社会必要产品论》诞生的前前后后
我与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三部曲
感悟上海社会科学院三十年之变化
伯克利大学访学散记
经济所的青年学术沙龙
我的“世博”情结
在岗的日子
“乡镇企业运行机制”研究追述
学术研究的一些回忆
寒窗诗话也情浓
——一个经济学家的诗歌人生
90年代我院参加浦东研究的一些珍贵回忆
体会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记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日子里
房地产问题研究在改革发展中成长
助推产业勃兴,指点创意未来
——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喜迎院庆五十周年
我和世经所的学术研究
铁打的营盘
——记世经所党组织
感慨与自豪
感激与感怀
“B方案”出炉记
——追忆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的一个乐章
名师荟萃。学术沃土
——回忆在上海社科院求学的日日夜夜
学术外交、学术外宣亲历记
观潮东瀛十五年
工作的理想
——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而作
实事求是
——科学的良心
从寻找学术结合点到打造科研新品牌
——回忆欧亚所整合力量、开拓创新的一段历程
我在犹太中心经历的几个第一
我和社科院的情缘
——纪念院庆五十周年
政法研究所成立初期二三事
言传身教,绛帐情深
——缅怀法学所奠基人潘念之同志
回忆我的中国法律史研究
“上海水平”就是“中国水平”实例一则
我爱当编辑
——献给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
编纂《社会学简明辞典》
——忆社会学研究所初创期的一段往事
回忆与期望
我和社会学的不解之缘
院庆回首三题
用良心直面现实
小所办大事
为研究中国宗教现状齐心努力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玉兰听雨八十载
——从修道院到社科院的历史见证
24届“社会科学信息交流会”回顾
创办《前沿》的前前后后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回顾文学所科研方向“转型”
陪伴在李亚农同志生命的最后岁月里
李亚农先生片忆
历史研究和史料整理
——谈“文革”前历史所的四部史料书
由银杏树而想起的
写在《史林》边上
——为五十周年院庆而作
台湾讲学记
割舍不断的情思
哲学所给了我人生和思想的“源代码”
无私无畏的理论勇士
——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的周抗同志
辩证逻辑的先行探索者
——怀念傅季重教授
哲学所重建后至20世纪末的对外交流和学科建设
我圆了研究古希腊哲学的梦
我的美育研究与实践
在社科院坐冷板凳
岁月如歌
——二十九年学术生涯散记
耕耘在学科的交界面上
与科学家精诚合作
我的经济伦理学研究之回顾
上海社科院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传统之回顾
一个独具特色的研究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毛泽东思想研究室
上海社会科学院有关历史的回忆
珍惜我院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品牌
——从邓小平理论研究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办刊随想
中国咨询业的先行者与开拓者
——忆经济咨询部创始人吴逸
忆咨询中心的初创历程
《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发表始末
社科院给我的人生历练
巾帼春秋,激情岁月
——院妇委会喜迎院庆五十周年
后记
内容摘要
《往事掇英:上海社会科学院五十周年回忆录》是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建院五十周年而组织编撰的。入选的文稿以记述五十年来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学术理论和重要人物为主。书中的文稿来源有五个方面:(1)2006年,为庆祝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建所五十周年,经济研究所、部门经济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分别组织编写并出版了《回忆录》和《所史》,其中部分文稿收录在这本回忆录里。(2)2007年初,院庆五十周年《回忆录》编写工作启动,由院领导牵头,院干部人事处组织,各所和院直属单位办公室具体落实了一批选题和作者。9月15日,完成了大部分初稿。这些稿件尽可能地收入在这本回忆录里。其余的稿件由于选题偏离、作者重复、篇幅过长等原因,经修改收录于院工会编辑的《回忆录》中。(3)从2007年10月起,又对一批重要选题进行了补充约稿。(4)从已出版或定稿的相关回忆书籍中选录了若干章节。(5)质量符合入选标准的自发来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