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从道教自身的情况来看,道教创立于东汉末年,发展至明清,其间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一、道教产生前的孕育至汉末诞生的阶段。二、道教诞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改造和分化。三、隋唐时期,道教渐次发展至繁荣时期而体现为多方面展开。四、新道派的出现及内丹学的兴盛。五、明清时期,道教的内部教团腐化及失去统治者的崇奉扶持,是道教从停滞走向衰落的阶段。
在道教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道教从其创教时起,并未有一个集中而统一的教团组织,一些教派之间尽管存在着教义思想方面的相互借用,但总的来说,此一时期道教的状况仍表现为各教派分散、互无统属的状态,各教派保有着自己的发展轨迹。正如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中指出的:
道教的前史特别长,其创教活动分散而缓慢,早期教派并非由同一途径、在同一地区和同一时期形成的,并且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教团组织,因而中国道教史的上限极不易认定。
早期教派的这种各自相对独立的发展情况,造成各教派在其教派管理的具体措施方面必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就道教教团设立的情况看,既存在着从一开始产生就有明确的教职设置并建立了较具规模的教团组织的道派。如汉末太平道的三十六方、巴蜀地区创立的五斗米道的二十四治。也存在着完全没有教职设置并且没有明显教团建制的道派,如魏晋时期的灵宝派的前期状况。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