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悠悠岁月久纷纷道派多
5.隋朝道教有继往开来的作用吗?
答:隋朝历史短,不满四十年,但它是一个凭能力结束了三百多年的南北分治局面的政体,前朝留下的许多东西,它还来不及梳理调整,几乎是全盘照搬,尤其是在道教这一领域。隋朝统治阶级十分相信符箓图谶,常惊讶于神异之事,所以建宫辟观,征召道士,共谈玄理,是他们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
就在这个时期南方的上清经法得以传到北方,南北道教逐渐融合,茅山宗的地位开始确立,元始天尊被封为最高的神灵。在讲经弘道方面,除《老子》外,《庄子》也作为道教重要经典宣传,斋醮科仪与符篆咒诀治病结合越来越密切。道教神仙长生思想影响力不减,尤其是对帝王之族影响更大。由于统治阶级自身的腐败,政权很快被颠覆,他们为道教所做的努力为唐朝的道教发展准备了条件,其作用是继往开来的。
6.唐朝道教有哪些进展?
答:唐朝皇室姓李,唐朝的道教当然借到了更大的东风。唐朝有八位皇帝崇道,崇道是他们的基本国策。皇帝崇道主要是政治上的需要而并非全是思想和情感乃至信仰上的需要。但由于统治者的参与,道教发展迅速,无人不晓,教理教义以及修行方式都比以往时期要丰富完善,组织机构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庞大。
唐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楼观道士歧晖给予资助和其他方面的帮助,并美誉李渊是太上老君老聃的后裔,太上将佑其父子,重建太平,就这样楼观派得到李渊的扶持。高祖武德三年(620)颁旨,将楼观改为宗圣观,作为李氏宗门圣地。李渊还派大臣到高丽开讲《道德经》,从此道教大振。崇尚老君,《道德经》、《庄子》、《列子》、《文子》四经被皇帝列入科教体系,以此四经内容策试生员,不少官吏都出身道士。优宠道士,比较有影响的如王远知、岐晖、司马承祯、潘师正、叶法善等都受到优厚,傅奕、魏征得到重用;广建道观成为主要事项。
这个时期道教获得较大突破。王远知继陶弘景道术之往,开唐代茅山宗之来。正一道法被融人茅山宗,灵宝斋法被吸收进茅山宗。这时整个道教在融合中壮大,而茅山宗在壮大中更具自己的兼容特色,主要表现在以老庄为本,吸收儒家正信和佛家止观禅定学说,以此作为成仙理论。王远知弟子潘师正又将茅山宗带到嵩山发展,成为主要道派。潘师正弟子司马承祯使唐玄宗成为道士皇帝,一批文人学士为茅山宗的发展起推波助澜作用。
唐高祖李渊借道士潘诞之言说,佛由道成,道是佛之师父,佛乃道之子弟。从“道”先天地之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万物之母的生成论角度讲,这是完全正确的,楼观道士强烈表现了这一观点,力主老子化胡说,这与唐代皇帝尊祖崇本的观点一拍即合,所以楼观道派在唐朝的发展也在必然之中。从武则天到唐玄宗这一历史阶段,道教徒卷入政坛参与政争较多,成功则获得优宠,失利则受到打击,这是道教所无法摆脱的遭遇,即使是佛教也无法摆脱这样的境遇。
这个时期的道教理论成熟,孙思邈、成玄英、王玄览、力荣、司马承祯、吴筠、李筌、张万福等一批道教知识分子以他们的著作总结道教、引领道教积极向前。玄、道、有无、动静、三一等教义成为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养生领域强调精神修炼,通过修炼超越自我,物我两忘,以至与道合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论著是《道教义枢》、《传授三洞经戒法篆略说》、《开元道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