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道教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547876
  • 作      者:
    刘笑敢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是当代中国著名道家道教研究者刘笑敢教授为了西方读者介绍东方智慧而用英文撰写的,现翻译为中文。全书全面而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道家和道教的智慧,对中文读者也不失为一本认识道家和道教的入门书。
展开
作者简介
  刘笑敢,国际知名老庄研究学者。

  1947年出生于河南,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张岱年先生读研究生,1985年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任访问学者、讲师、研究员。1993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任高级讲师、副教授。2001年起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后出任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庄子篇章分类》、《老子古今》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对世界最主要的七大宗教传统,作了简明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介绍,是了解世界宗教的最佳入门书。
  本丛书与坊问的众多类似读物相比,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作者都为从事各个宗教研究的顶尖学者,他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早已为人所瞩目。由他们来撰写具有入门性质的图书,不仅可读性强,而且能摆脱简单的知识介绍,抓住各个宗教传统最精微,最深刻之处。同时中文译者也都是敬业的学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学有所成,他们的踏实工作,使译著配得上原著的水准。其次,作者在叙述中还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立场,并为此做出辩护。这不仅是同情式的理解,更是将自己的生命体验灌注其中。最后,在当代社会,宗教已经与社会高度融合,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所带来的宗教传统与现代理念的冲撞也远远超出过去的传统社会。作者在此展示了敏锐的笔触,用较多的篇幅分析了宗教传统和现代理念的冲撞和互动。对于读者来说,这种阐述是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本书为该丛书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定义道
  几年前,《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的一则消息让学术界大吃一惊。哈帕一罗尔出版公司(Harper&Row)取得了一部中国典籍的英文版权,他们为此支付的费用在同类著作中遥居首位。还有,此书的作者,诗人史蒂芬·米契尔(Stephen Mitchell)并不懂得中文。
  这部只有五千言的典籍就是《道德经》,也就是《老子》,要想理解本书所要讲述的思想传统,这部典籍是至关重要的。米契尔著作的出版表明,《道德经》这部书的规模和风格体现了经济和普遍性的哲学,而这种精神又影响了译本的简约风格。道的原则是以少为多,译本再一次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在此,我们要传达的是另一种信息,这一种信息与现代世界有着密切关联。
  文明和技术的迅速进步,把电脑、高速公路、喷气机、太空船和核能等发明创造带给了人类,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经济危机和精神混乱,现代生活中所存在的这些问题甚至超过了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好处。如果老子要指导我们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他会提醒我们注意,早在两干年前,他就预见到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状况。确实,如果我们早些听从老子教导,现代社会的危机将大为缓解。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老子,有的入甚至知道他是《道德经》的作者,是道家的开山鼻祖。但是,我们越是了解道家,就越难定义它。
  什么是道家?
  就字面的意义而言,道家一词指称一个学派,这个学派以“道”(Tao)或“道路”(Way)为其核心概念。但是,谈论“道”的不仅有道家,还有古代中国的其他学派,诸如儒家和法家,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着“道”的概念。即便是道家本身,不同的人对道的解释也不尽相同。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种学说的影响面越宽,其涵义就越模糊。虽然我们不能根据“道”这个字来解释道家的特殊涵义,但是,我们可以说,道的概念在道家的思想体系中所具有的地位远远高于它在其他哲学体系或宗教体系中所具有的地位。
展开
目录
定义道
什么是道家?
道教徒
现代中国的道教
道的哲学与道的宗教
老子和道家的起源
道的形而上学
老子的方法论
道家的社会观及政治观
道教哲学的转化
庄子的人生哲学
庄子的方法论
庄子后学
黄老派
道教的起源
道教的思想根源
太平道
五斗米道
葛洪和道教的理论
道教的转变
寇谦之和中国北方的道教改革
陆修静和中国南方的道教改革
陶弘景和早期道教的进一步发展
王嚞和全真道的建立
道教和道教的运作及其对宗教研究的贡献
道教哲学
道教
推荐书目
附录:
论道教式责任感
人文自然对正义原则的兼容与补充
丛书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