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走向后实践美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3651299
  • 作      者:
    杨春时著
  • 出 版 社 :
    安徽敎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杨春时,男,1948年11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1982年吉林大学文艺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任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侨大学特聘教授。兼任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等职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主要从事美学、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思潮以及中国文化思想史研究。发起“超越实践美学”的讨论,成为“后实践美学”的代表。
    现从事“文学现代性”以及文学主体间性研究。
    共发表论文近二百篇,出版专著十余部,代表作有《审美意识系统》、《系统美学》、《艺术符号与解释》、《艺术文化学》、《人文综论》、《生存与超越》、《百年文心——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史》、《现代性与中国文化》、《现代性视野中的文学与美学》、《美学》(教材)、《文学概论》(合著,教材)、《现代性与中国文学思潮》等。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国家级、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走向后实践美学》作为这场论争的理论总结,收录了作者从1993年至今的主要美学研究成果,包括他与实践美学、新实践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商榷文章。这些成果的时间跨度长达十几年之久,清晰地展现了作者的美学思想历程。
展开
精彩书摘
    走向后实践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文革”前的“前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的“实践美学”阶段和“后新时期”的“后实践美学”阶段。“后实践美学”是中国美学超越“实践美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当代美学刚刚起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解放前传入中国的西方美学与后来传入中国的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发生碰撞,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批判朱光潜先生的“唯心主义美学”为起因的美学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崛起了两个主要学派,一个是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自然派”(主张美是客观的自然属性,审美是其反映);一个是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社会派”(主张美是客观的社会属性,美是人创造的)。这个时期美学研究还集中在美的主客观属性问题,各派均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自然派”与“社会派”也势均力敌,尚未形成主流学派。但是,这场论争为以后的美学发展建构了基本的格局:李泽厚一派已经具有了实践美学思想的萌芽,在新时期发展为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的“自然属性”说也在新时期发展为“反映论美学”体系。
    20世纪80年代美学的大发展是以实践美学兴起并成为主流学派为标志的。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的重新翻译出版,使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迅速兴起,并对苏联传入的现行哲学体系构成重大冲击。李泽厚先生代表的“社会派”找到了实践哲学这个坚实的哲学基础,突出并发展了美学思想中的实践观,从而形成了较完整的实践美学体系。蔡仪一派仍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突出了反映论原则,建立了更系统化的反映论美学。在两种美学思想的论争中,实践美学具有无可争议的理论优势,因而成为普遍接受的美学理论。
    ……
展开
目录
上篇  主体性实践美学批判
一 走向后实践美学
二 再论超越实践美学——答朱立元先生
三 审美的超实践性与超理性——与刘纲纪先生商榷
四 对“后实践美学质疑”的质疑——答彭富春先生
五 乌托邦的建构与个体存在的迷失——李泽厚《第四提纲》质疑
六 “新实践美学”不能走出实践美学的困境——答易中天先生
七 实践乌托邦批判——兼与邓晓芒先生商榷
八 实践乌托邦再批判——答张玉能先生
九 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而贬低自由的美学——与徐碧辉研究员商榷
十 关于《美学》的答辩——与张法对话
十一 “情感乌托”邦批判

下篇  建设主体间性的超越美学
十二 从实践本体论到生存本体论
十三 世俗的美学与超越的美学
十四 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十五 从实践美学的主体性到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
十六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
十七 自然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十八 信仰主义与审美主义的主体间性理论
十九 论文学语言的主体间性
二十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二十一 中华美学的古典主体间性
二十二 审美同情与审美理解:中西美学主体间性的互补
二十三 超越意识美学与身体美学的对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