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孝行天下:对生命的诚挚感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841302
  • 作      者:
    沈泓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资产,她维系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进而成为凝聚社人、国家稳定的要素;孝是一切首先的基础,是至善的美德。
  做人以仁为本,仁以教为先。
展开
作者简介
  沈泓,江陵人,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在海内外200多家报刊发表作品800多万字,多篇报告文学在全国性评奖中得一二等奖。出版有《寻找逝去的年画丛书》9部、《收藏创富丛书》7部、《宝石收藏鉴赏丛书》3部,《中国民间收藏智库丛书》4部,《新收藏品投资指南丛书》8部,在读者群中产生较好反映。
展开
内容介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影响了中国人数千年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传统精神。“孝”,是爱心的表现,是对亲人的一种至真感情的流露,是人我之间应有的一份责任,是人伦之际的一种密切关系。在千百年历史长河中,在流离触沛、迷惘失措的时空氍,孝维持了长幼有序、父母子女卅代相承的美德。孝是对生命的诚挚感谢,是无悔无怨的回馈感恩。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资产她维系着家庭的每一个成员,进而成为凝聚社会、国家稳定的要素;
  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至善的美德。做人以仁为本,仁以孝为先。
展开
精彩书摘
  由孝泉到孝感
  由孝泉,我想到了我的家乡湖北的孝感。
  史料记载,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刘骏因有感于当时安陆县东部一带孝风盛行,孝子甚多,将此地单独建县,取名为孝昌。后唐同光年间,为避皇帝讳,而将“孝昌”改为“孝感”,孝感因此而得名并沿用至今。
  1000多年来,在孝感这块土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孝子。仅明清县志记载的、该地有名有姓的孝子就多达493名,民间无名孝子更是不可胜数。元代郭居敬辑录的中华《二十四孝》中,孝感有三孝:即卖身葬父的董永、扇枕温衾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他们孝行感天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孝文化的典范。其中董永与七仙女的爱情故事,经民问艺人加工创作,衍化成一个凄美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根据黄梅戏拍成的电影《天仙配》,更是将之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在孝道的熏陶下,孝感的当代孝子也不断涌现。2003年,湖北省首届“荆楚十大敬老好儿女”评选中,孝感有两位孝子当选。其中,孝昌县刘青枝,以一个弱女子赡养娘家、婆家8位老人的感人事迹,全省得票第一、孝感,除发生孝行感天的动人故事和历代孝子辈出外,还积淀着宝贵的孝行人文景观和承载孝道的物质资源,衍生着以孝为行为取向的思想观念、文化现象,成为中华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融入孝文化情结的孝感雕花剪纸,内容大多取材于孝感三孝的传说故事及其风景人物。无论是专业的剪纸艺人,还是民间业余爱好者,其作品总是渗透着“孝文化”的浓浓汁液,镌刻的是神话,雕镂的是民俗,张扬的是孝心。
  作为湖北楚剧的源头,孝感花鼓戏百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就有反映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槐荫记》、《百日缘》等。汉川善书和云梦皮影戏中,也有许多反映孝子事迹的曲目。
  在孝感城区,有占地80余亩的“董永公园”,园内9大景点都与孝文化有关。如“孝子祠”陈列着古二十四孝的蜡像,“瑶池仙境”展现着七个仙女在瑶池沐浴后梳妆打扮的情景。在毛陈镇,有立于清代的“汉孝子董公永先代墓”和“汉孝子董永公墓”。相传这块墓地上春天常有云雾笼罩,形成古孝感八景之一的“董墓春云”。在市区广场、街心公园、火车站、城区大门等,都有以董永与七仙女为主体的雕像、壁画、浮雕等。
  孝感是以“孝”命名又以“孝”传名的中等城市。在它的辖区内,还有两个以“孝”冠名的县级城市:孝南区和孝昌县。
  近年来,孝感市对待传统孝文化,一方面努力将其传承延续,另一方面尽可能地发掘其内涵,以现代方式加以弘扬和推广,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孝感成立了中华孝文化研究会,对孝文化的内涵作推陈出新的研究,并已成功举办了9届全省、全国性的研讨会。
  一门三孝传千古从绵竹听到一门三孝的议论后,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终于弄清楚了这里“一门三孝”故事的来龙去脉。
  千里送母
  东汉时候,孝泉这地方有一户姜姓人家,父姜文俊,母亲陈氏,膝下一子,单名一个“诗”字。姜诗自小聪明异常,遍览诗书,浑身透着灵气,年纪不大,名气不小,十里八乡,远远近近都知道姜家有个神童叫姜诗。
  一来二去,连县太爷庞盛都听说了他的名声。庞盛见他品高行佳,人才好,到了姜诗十八九岁的时候,就将自己的女儿三春许配给他,并且向朝廷举荐他为孝廉。不久,皇上下诏,任命姜诗为江阳县令。姜诗上任后,爱民如子,为当地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深得民众爱戴。可是由于他为人正直,不善阿谀,得罪了不少人,一直都升不了官。
  姜诗到江阳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姜诗夫妇侍奉母亲愈加勤勉,每天变着花样为她做好吃的、好喝的,把老人伺候得舒舒服服。不久三春生下了一个男孩,姜诗给取了个大号叫姜石泉,小名安安。
  有天夜里,姜母做了个梦,梦见有个神仙告诉她,孝泉临江的水有清心明目的功效,经常用它洗眼,就可以治好她的眼睛。陈氏醒来,把这事跟姜诗说了。姜诗是个孝子,不忍违了母意,当即挂印而去。姜诗是个清官,千里返乡,连辆车都雇不起,只好背上母亲,牵着小石泉,硬是一步步走回到孝泉来。
  临江汲水
  姜诗辞官回家后,家中日渐衰落,为了养家糊口,就在村里开了一个私塾,靠教书挣补点家用。三春在家中日夜纺织,料理家务。
  姜诗有个姑姑,是姜文俊的妹妹,人称秋姑,曾经姜文俊做主,嫁给了刘姓人家,后来丈夫死了,就回到自己侄子这边来。姜诗给她盖了间草庐,天天送吃送喝,不厌其烦。
  哪知后来,姜家连遭了两次火灾,日子本来就不宽裕,这下子更加难过了。对秋姑的供给,也就不比从前。秋姑非常不满意,就不断在姜母面前说庞氏的坏话,说她背地里咒婆婆,还偷着炖鸡吃。陈氏一开始不相信,想这个媳妇是难得的孝顺,哪能干那种事呢。可是渐渐地,就觉得庞氏不顺眼起来。于是,请人做了两个尖底桶,要三春一天两趟去江里担水回来。桶底是尖的,中途不能休息。但三春是个孝顺的媳妇,她就是再累也不抱怨。
  太白赠鞭
  庞三春孝敬婆婆,临江汲水,忍苦耐劳,毫无怨言,一番孝心传到了神通广大的太白星君耳朵里。星君决定亲自去考验考验。
  太白星君出了天庭,看见三春来了,星君跳下马,上前说道:“这位大嫂,我的马跑了许久,渴坏了,能否给桶水给马喝?”
  三春一看,就说:“好,就把后头这桶水给你的马喝吧。”
  太白听了,问:“为什么不能喝前边的这桶水呢?”
  三春答道:“我婆婆嫌后面这桶水不干净,前面这桶水留给婆婆,您多多包涵。”
  星君眼睛一转,说:“马啊马,不干净的水你喝不喝?”马摇摇头。太白星君说:“你还是给前边那桶水吧。”
  三春把前面桶里的水给马喝了。太白星君点头暗赞,果然是个好媳妇儿!于是他在路边折了根柳枝,迎风一晃,变成一根闪闪发光的金鞭,递给三春,嘱咐她说:“你回去后,将这根鞭子插在缸里,水用少了,提提鞭子,水就满了。”
  这一段就是“太白赠鞭”。
  孝德化泉
  三春自从得到太白星君赠鞭以后,就不用再去担水。姜母越想越觉得不对,秋姑就造谣说:“三春行为不端,那水一定是野男人给担的。”
  姜母一听,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捶着床说:“气死我了,我们姜家容不得这样的人,我不喝她的野男人担的水。”
  陈氏气冲冲地回到家里,抱起一块大石头,一下子把缸打得粉碎,并追问三春是谁帮她担的水。三春含着眼泪把事情说了一遍。陈氏认为这是三春编来骗她的,一把抓过鞭子,扯成五截。刹那间,风起云涌,雨来了,霹雳也响了,五截断鞭变成了五条金龙!后来,观音菩萨怕这五条龙危害人间,就把它们收了,压在一口井内,这就是今天的“藏龙井”。水缸被陈氏打破以后,等到龙去天晴,却见那地方流出了五股清凉的泉水,这就是今天的“五股泉”。还有人说这是三春的泪水化成的,所以叫它孝泉。
  陈氏还不罢休,逼着姜诗休妻,姜诗听了母亲的话,信以为真,一纸休书,把三春赶出了家门。
  白衣寄身
  三春手执一纸休书,觉得天旋地转,分不清东西南北,想着如此被休,怎么有脸回去见爹娘呢?不如投江图个清白罢!三春这番心事,被邻家老婆婆看在眼里,对她说:“白义庵的庵主为人很好,你去她那儿先住着吧。”
  三春是个勤快人,在白衣庵住下后,闲不住,就背了个背篓,到芦林里捡些柴火。三春捡了柴,庵里留一些,再拿一些去卖,还有她晚上熬夜做出来的针线活儿,也都拿到街上,换得钱,买些米、儿条鱼,托邻家婆婆给送到家里去。
  安安送米
  三春被休后,安安可想妈了,闭上眼,梦到和妈妈在一块儿,就哈哈地笑;睁开眼,不见妈妈的影儿,就呜呜地哭。邻家婆婆看见了,知道安安想妈,看这孩子怪可怜的,就偷偷地把庞氏住的地方告诉了安安。
  安安去塾馆念书,每天都要带米到塾馆里做饭吃。安安上学途中,路过土地庙,就磕个头,抓上一把米藏在土地爷爷背后。安安看米存得不少了,就偷偷带去白衣庵看妈妈。
  庞三春不意间见了安安,又惊又喜,儿子是娘的心头肉,这么多天了,哪有不想的?三春问安安米是哪儿来的,安安一五一十地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三春听了,悲喜交集,高兴的是有了这么一个好孩子,可是看到安安瘦了,心里一酸,眼泪下来了,把安安抱住大哭了一场。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孝道演进源流长
孝字的本义/2
孝源于周朝/4
孝道观形成于孔子/6
从追孝到养孝/9
孝道盛行于汉代/11
现代的孝道批评与复归/14

第二章 始于事亲儒孝道
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础/18
孝是一种最好的教育/19
孝超越一切/20
事亲事君与立身/21
五种不孝之罪/23
礼仪中的孝道/24
儒孝的称谓风俗/26
《礼记》的重点是谈孝/28
门前礼仪/30
天伦之爱/32
孝要合情合理/33

第三章 父母深恩在佛孝
佛教对孝道的看法/38
佛教的孝道更合理/39
善之极莫大于孝/40
孝亲超过敬神/42
孝敬父母的办法/43
用故事演绎孝德/45
佛陀的以身示孝/48
历代高僧的孝道/49
佛光山对孝道的实践/51

第四章 天经地义铸《孝经》
《孝经》作者是个谜/56
《孝经》的主要思想/57
《孝经》各章 大义/60
《孝经》全文/62
《孝经》的力量/67

第五章 慎终追远民德厚
慎终追远的注释/72
慎终追远的来源/73
为什么重视祭祖/76
慎终追远仪式种种/78
慎终追远是孝道教育/80
孝道教材众多/82
孝道教育的弊端/84

第六章 森严孝道见家堂
家堂的形式/88
家堂展示森严孝道/89
血缘孝亲的集中反映/90
挂家堂是尽孝/92
家堂的回忆/94

第七章 年画图说《二十四孝》
孝感动天虞舜/100
亲尝汤药西汉文帝刘恒/101
啮指心痛周朝曾参/102
单衣顺母周朝闵子骞/103
负米养亲周朝子路/104
卖身葬父汉朝董永/105
鹿乳奉亲周朝郯子/106
行佣供母后汉江革/108
怀橘遗亲后汉陆绩/109
乳姑不怠唐朝唐夫人/110
恣蚊饱血晋朝吴猛/111
卧冰求鲤晋朝王祥/112
埋儿奉母汉朝郭巨/113
扼虎救父晋朝杨香/114
弃官寻母宋朝朱寿昌/115
尝粪忧心南齐庚黔娄/116
戏彩娱亲周朝老菜子/117
拾桑供母汉朝蔡顺/118
扇枕温衾汉朝黄香/119
涌泉跃鲤汉朝姜诗/120
闻雷泣墓三国(魏)王裒/121
刻木事亲汉朝丁兰/122
哭竹生笋三国孟宗/123
涤亲溺器宋朝黄庭坚/124

第八章 绵竹年画《二二十四孝》
途经孝泉德孝城/128
由孝泉到孝感/130
一门三孝传千古/132
购藏《二十四孝图》/137
陈少梅《二十四孝图》/141

第九章 《二十四孝》作者演变
作者三种说法/146
郭居敬之说最可信/148
从《百香诗》到《二十四孝诗》/150
《二十四孝》的演变/152
《二十四孝》何以流行/153
日本、朝鲜广为流传/155

第十章 警惕《二十四孝》糟粕
精华与糟粕共存/160
孝感动天的虚幻梦呓/161
郭巨埋儿禽兽不如/163
自戕行为不足取/165
孝道中违背人性的一面/168
辩证看糟粕和精华/170
附录古今孝道格言
附录古今孝道格言/174
后记/181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