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先秦儒家的道德世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71011
  • 作      者:
    许建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许建良,男,文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日本国立大阪大学访问学者,1993—2001年在著名文学家鲁迅留学过的日本国立东北大学进修留学,师从日本中国学会评议员、著名汉学研究家中岛隆藏博士,1997年获硕士。2001年获博士;同年6月到东南大学工作。现为美国实践职业伦理协会会员,日本伦理研究所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攻中国哲学、中国道德哲学思想史、中日西伦理文化比较、应用伦理等。出版专著《魏晋玄学伦理思想研究》、《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现代化视野里的经营伦理——目本文化的背景》等5部;在《哲学研究》、《集刊东洋学》(日本)、《孔孟学报》等海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研究不惧权威,在资料取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本位一儒家道德的枢机”、“他人优位—道家道德的枢机”等观点,聚焦当今为人所忽视的“因循”问题,为中国道德实践哲学的深化发展进行着努力和实践。
展开
内容介绍
    儒学作为历史上曾经一统中国的意识形态,人们对此情有独钟也是常理,相应的研究虽有观点之争,但在褒贬的坐标里,褒是绝对的。先秦儒家道德哲学显示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系统,人对万物具有支配的地位;其结果之一,是使人太多看重一己的能力.期望通过一己的善行来拯救社会和天下,而缺乏对社会制度等设备的运思,其结果是深深地形成了行为上的先自己后他人的切入模式,体现的是个人本位主义的特征;不仅存在善恶对峙、德欲对立、义利对抗的局限,而且存有规范缺失、知识狭隘的弊端;道德本身当有的张弛和实在荡然无存,远离人的实际生活,难以成为当今实践的行为之方,值得警醒和深思。当然,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儒家至今仍然存在诸多值得借鉴的思想,但在制度文化方面,儒家多为消极的东西。我们必须走出儒家道德的圈子来考量儒家道德.必须逾越中国的疆域来反观和定位儒家道德。从资料出发,让事实说话,在与道、法、墨诸家的比较中来认识其价值,当不失为合理的选择,绝不能孤立地肢解和定位儒家道德。儒家道德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儒家是中国文化的骄傲,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研究,要求我们重新深刻认识儒家道德的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的道德思想
    孔子(生卒年不详),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记》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日丘,云字仲尼,姓孔氏”,“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当时,鲁是周公之后礼文最为殷富之处,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文化背景,为孔子礼乐文章的卓越修养奠定了先天的基础。孔子志向高尚,虽’曾以其道周游列国但终不为用;晚年,乃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喜易象,“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史记》还记载他到周向老子请教“礼”的故事,他把老子视为“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的“龙”。可以说,孔子与老子是同时代的学术大师。
    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作为他言论汇编的《论语》,是研究其道德思想的主要资料。显然,《论语》不是他一个人的东西,其中必然包括他学生的思想,这是学界已经认可的公案。因此,更准确地说,孔子具有的是符号的意思,不是孔子个人的专利;本研究自然也在这个前提之下来进行。此外,《郭店楚墓竹简》里的《穷达以时》《唐虞之道》《尊德义》等资料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绝好辅助资料。
    ……
展开
目录
ABRIEFINTRODUCTION
绪论
一 研究的实践性原则
(一)整体性审视
(二)全面性把持
1.世界文明所传递的价值信息
2.儒家道德哲学不是中国道德哲学之源
3.整体全面理解儒家思想的典范

二 儒家道德的本质
(一)“仁”的渊源
1.表示一定的“度”
2.不忘记祖宗
3.表示举止的庄敬和处事的谨慎
4.仁可以使国家坚固
5.仁与武的结合才所向披靡
6.大国对小国的怜悯
(二)“仁”的本质
1.“仁”的“事亲”本质
2.“尊亲”的推进路径
3.先“己”后“人”的语言形式
4.自己中心的价值取向
第一章 孔子“志于道,据于德”的道德思想
第二章 孟子“尊德乐道”的道德思想
第三章 《周易》“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的道德思想
第四章 荀子“道德纯备,智惠甚明”的道德思想
综论
主要参考文献
CONTENTS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