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课题
本书论述的主题是德川时代(1600—1868)日本思想史中“忠”与“孝”两个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但是,我们首先要问:何以日本思想史中的“忠”、“孝”概念值得研究?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教育敕语》说起。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从1890(明治23)年颁布《教育敕语》以后,推动国家发展方向的核心就是运用儒教道德的“忠”、“孝”伦理①,井上哲次郎(1855-1944)、加藤弘之(1836~1916)等人并演绎为“家族国家”观,将“忠”、“孝”推尊到先验式的道德观②。令人好奇的是,《教育敕语》颁布之前的《教育圣旨》、《教育
附议》都还见有“仁义忠孝”相提并论③,足见在《教育敕语》颁布以前,当权者与知识分子不仅讲“忠孝”还兼论“仁义”,为什么到最后日本教育政策由进“忠孝”转而退“仁义”呢?日本德川时代的儒者,对“忠”、“孝”内涵的思考,到底与《教育敕语》的“克忠克孝”有哪些异同?二者之间有无思想的继承关系?再者,中日两国的儒者所思考的“忠”、“孝”观有些什么关联和差异?这些问题错综复杂,但却是了解日本从近世到近代思想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但是,有关日本川时代“忠”、“孝”思想课题之研究,许多专书中虽偶尔有稍加涉猎,却都没有做过深入的分析研究。我在京都大学研修的期间,发现竟连二手的相关研究论文也很少见,许多研究均从日本封建特殊的“家”结构切入,才又顺便提到忠孝的思想。因此,对于日本德川思想史中“忠”“孝”的思维内容,许多研究者都仅流于印象式的了解,未见进一步的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