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真德秀的学术背景
第二节 真德秀的家庭文化背景
真德秀出身贫寒,曾祖真齐、祖父真京、父亲真嵩都是平民。周密说“真文忠公,建宁府浦城县人,起自白屋。”①在他以前,祖上并没有功名,有姓名可考者也不超过四代。后因真德秀的关系而获封赠,《焚黄祝文》:“既叨膰之赐,又推恩以及其亲,于是我之先君,始赠为承奉郎,再赠为宣教郎。”②又《告先考妣加封祝文》有:“某。比者国有禋祀,覃庆万方。我先考自郎位进三等而为大夫,先妣亦有硕人之命,其品数益崇,而宠光益盛矣。迫于召旨,未克燎黄于墓下,始即家庙而致告焉。伏惟尊灵,膺此愍册,益昌厥后,以迎无疆之休,谨告。”③据翁天祜、翁昭泰《续修浦城县志》载:“赠太子少保真齐及万夫人墓,在安乐里壶山;赠太子少傅真京墓,在长乐里仙阳镇西山;赠太子少师真嵩墓,在新兴里真家山。”④
其先祖出自上谷真氏,几经迁移,至浙江西乡。其父真嵩因山水,把全家从浙江西乡迁到福建浦城长乐里仙阳镇。至于定居浦城时间不详,但最迟在孝宗淳熙五年(1178)。浦城,始因东越王于善筑城濒临浦水而得名,唐天宝元年(742)定名浦城县,简称“浦”,别称“南浦”、“柘浦”,乃东汉建安郡之地。宋太祖平服南唐,改郡为州,绍兴三十二年(1162)因孝宗旧邸升府,为建宁府治所在。真德秀文集中常署名“建安真某”,实用建宁古名⑤。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