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伦理学中,义利之辨是其核心问题之一;义利之辨又以人性论为基础。陆九渊的义利之辨是在“天地之性人为贵”的基础上,把人之所以为人的“所以然”之故与人应当如何行为的“所当然”融合起来,而“还我堂堂地做个人”①。人只有“堂堂地做个人”的自觉,才能激起伦理道德意识的觉悟。此种觉悟,就是“志”。志是指人的行为的一种思想动机或志向、意志。《语录》记载:“傅子渊自此归其家,陈正己问之曰:‘陆先生教人何先?’对曰:‘辨志。’正己复问曰:‘何辨?’对曰:‘义利之辨’。若子渊之对,可谓切要。”②陆九渊称赞傅子渊的回答能中其肯綮。陆氏平时经常教育学生“凡欲为学,当先识义利公私之辨”③。把义利之辨与公私之辨相联系,这是伦理道德中一个问题的两个层面。
如何“辨志”?“辨志”与“义利之辨”的关系如何?陆九渊受朱熹之邀,于白鹿洞书院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章时说:“窃谓学者于此,当辨其志。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④这是一次切中时弊的演讲,不仅使听者感动流涕,而且使朱熹激动不已。朱熹复请陆九渊书其说,后又刻之于石,并为之作跋,以为时诫时勉。
陆九渊在这次演讲中,说明了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切己观省。体认孔子君子小人义利之辨,要深思自省。譬如科举取士,考试得失,并不能辨别君子小人,这同有司的好恶很有关系,士子虽读圣贤之书,但志之所向,不在于义,甚至与圣贤教导背道而驰。他们只计较官资崇卑,禄廪厚薄,根本不把国事民隐放在心上。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