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老子之道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10972475
  • 作      者:
    杨连旭,杨文华著
  • 出 版 社 :
    河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展开
内容介绍
    《老子之道》是关于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专著。《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最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坐而论道
    [原文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节 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
    一句话,六个字。其中的三个“道”,还是一个字。《老子》的开篇第一句竟然是如此的简单,却竟然也是如此的难解。
    (一)
    以往,都是将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个“道”就认定为“道”,把第二个“道”取义为“说,知道,表达”;将其中的“可”取义为“可以,能够”;把其中的“常”取义为“永恒,永久”;而“非”则取义为“不是”。
    于是,原句的现代语就是:
    “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
    或者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经常不变的道”;
    还有是“道是不能解说的,可以解说的道,便不是永久不变的道”;
    也有是“可以说出具体形态的道,就不是亘古不变的道”:
    再有是“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总之,是“道”不可道,人们永远不知“道”。那么,《老子》还往下道什么。
    有学者又将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个“道”在现代意义上取义为“规律”。
    这样,原句的现代语就又变成为:
    “规律可以表述出来,就不是永恒的规律。”
    这显然荒唐。因为规律如果不能表述出来,那是什么规律?《老子》又是在表述什么呢?更何况,规律何曾有过永恒的和暂时的规律之分呢?
    由此,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将第一和第三个“道”取义为“世界之道”,指出:
    “世界之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我感觉到我很难描述它;如果人们说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描述它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所描述的东西一定不是我所说的那个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世界之道。”
    这虽然给“道”加上了个定语,但是总体逻辑却依然如故,还是令人如坠五里雾,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对,那么究竟怎样才行才对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可道”这两个字的取义上。
    关于这个“道”字的取义。南怀瑾先生认为,这第二个“道”字不能取义为“说、表达、描述”。
    因为老先生考证:“道”有“说”之意,还是始于唐宋时期,且是用在日常口语和小说类的作品中。而此前,尤其是在先秦时代,凡涉及用“说”字的,都是用“日”。
    南老先生的考证应该是有些道理的。因为就我们一般所能接触到的古籍中,至少直到清代中期之前的文献,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表达说话之意时都是用“日”,只是在小说中才有某某道。甚至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还是在用“日”表示说话。
展开
目录
序一:中华传统文明的现代化
序二:中华文明孕育的和平理念
开篇万事开头难
第一章 坐而论道
第一节 道可道
第二节 名可名
第三节 天地万物
第四节 众妙之门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无为处事
第一节 美之为美
第二节 对立统一
第三节 无为处事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圣人之治
第一节 贤至上
第二节 圣人之治
第三节 无不治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象帝之先
第五章 宇宙膨胀
第六章 自然无限
第七章 能成其私
第八章 柔情似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玄德无尚
第十一章 一物多用
第十二章 过犹不及
第十三章 寄托天下
第十四章 道纪所在
第十五章 适可而止
第十六章 常无至上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
第十八章 坏中有好
第十九章 理想社会
第二十章 绝学累累
第二十一章 惟道是从
第二十二章 曲径通幽
第二十三章 少说为佳
第二十四章 拔苗助长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持重戒躁
第二十七章 人尽其才
第二十八章 糊涂最难
第二十九章 决不过分
第三十章 和平共处
第三十一章 胜而不美
第三十二章 名小用大
第三十三章 知己知彼
第三十四章 不自为大
第三十五章 和平外交
第三十六章 曲全之术
第三十七章 无欲无私
第三十八章 礼尚往来
第三十九章 物极必反
第四十章 物质不灭
第四十一章 曲高和寡
第四十二章 开天辟地
第四十三章 柔情万种
第四十四章 知足长乐
第四十五章 不可貌相
第四十六章 知足知止
第四十七章 十年寒窗
第四十八章 去伪存真
第四十九章 公而忘私
第五十章 潇洒人生
第五十一章 天造地设
第五十二章 见微知著
第五十三章 明知故犯
第五十四章 由表及里
第五十五章 德高道高
第五十六章 不走极端
第五十七章 严于律己
第五十八章 避祸趋福
第五十九章 长治久安
第六十章 以小见大
第六十一章 谦恭外交
第六十二章 以德治国
第六十三章 由小到大
第六十四章 防患未然
第六十五章 过奸是傻
第六十六章 言下身后
第六十七章 天下第二
第六十八章 优秀男人
第六十九章 我不犯人
第七十章 知音难觅
第七十一章 不懂学懂
第七十二章 自知自爱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第七十六章 强死柔生
第七十七章 不均不安
第七十八章 致柔示弱
第七十九章 与人为善
第八十章 强化集权
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结语:《老子》说了些什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