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想.文献.历史:思孟学派新探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134498
  • 作      者:
    杜维明主编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作者简介
  杜维明,祖籍云南,1962年台湾东海大学毕业,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对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研究来说,郭店竹简是千年难得一遇的重大发现。在这批竹简公布后不久,杜维明教授就指出:“整个中国哲学史、中国学术史都需要重写”。本书是在杜维明教授召集下的2006-2007年度哈佛燕京学社“思孟学派工作坊”的集体研究成果。陈来、梁涛、陈静和干舂松等学者围绕郭店竹简《五行篇》为中心,从哲学、历史和文学多个视角,重新梳理先秦儒家思想形态,还原思孟学派的渊源与传承,具有学术史上的重大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 陈来
  论五行、善、德
  论仁、智、圣之思
  论聪明、闻见、圣智
  论仁、义、礼之端绪与发作
  论心与慎独
  子思五行说中的“圣智”与“仁”
  圣智说的政治解读
  郭店楚简公布后,学者立即发现,其中的《五行》篇正是马王堆帛书《五行》篇的“经”的部分,而其中并无帛书《五行》篇“说”的部分。竹简《五行》全篇约1200余字,篇首有“五行”二字,学者大都认为这是此篇的篇名。与帛书《五行》相比,竹简《五行》有经而无说,针对这点,庞朴提出,《五行》篇早先是本来没有解说的部分,帛书中所见的“说”的部分是后来缀上去的。他还提出:“1973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批帛书,其中一篇定名为五行。前此的研究多认为,帛书此篇之经说两个部分,乃作者有心安排完成的上下篇。由于其‘说’中杂有《孟子》术语,因而又多推定其年代在孟子以后或同时。至于书中所表达的思想观点,无疑为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所指责的‘思孟五行说’。”“竹本五行入葬于公元前300年左右,成书年代自当更早,其为孟子以前作品无疑。荀子批评子思孟轲编造五行,则此篇既早于孟子,其为子思或子思弟子所作大有可能。”更多学者则直接肯定竹简《五行》为子思之作,饶宗颐说:“现在郭店简亦出现与此(帛书《五行》)文字相同的简册,在竹简开头标记着五行二字,大家无异议地承认它正是子思的作品。”李学勤最先提出郭店儒简为《子思子》,对于此篇,他说:“五行的经文部分,据《苟子·非十二子》,亦出于子思。”姜广辉也主张:“帛书《五行》篇过去人们多认为子思孟轲学派的门徒之作,郭店简的写作年代早于孟子,它应该是子思作品,当无疑义。”
  本文以竹简《五行》篇为子思所作为前提,从内在性、超越性和政治解读人手,试图对竹简《五行》作为子思的思想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和分析,并对圣智说在子思哲学思想中的意义及地位作一探讨。
  竹简《五行》篇全篇文字,从内容上分析,可分为五个部分,一为概论五行和善德,二为论圣智仁之思,三为论聪明圣智,四为论仁义礼端绪,五为论心与慎独。以下我们先来逐一进行分析,然后加以综合的讨论。
展开
目录
前言  杜维明
《五行》经说分别为子思、孟子所作论——兼论郭店楚简《五行》篇出土的历史意义  陈  来
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  陈  来
一、论五行、善、德
二、论仁、智、圣之思
三、论聪明、闻见、圣智
四、论仁、义、礼之端绪与发作
五、论心与慎独
六、子思五行说中的“圣智”与“仁”
七、圣智说的政治解读
帛书《五行》篇说部思想研究——兼论帛书《五行》篇与孟子的思想  陈  来
一、德气说
二、聪明圣智说
三、天道说
四、舍体说
五、仁义说
六、大体说
七、《五行》与《孟子》
《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兼论“子日”与儒学的内在诠释问题  梁  涛
一、《缁衣》、《表记》、《坊记》中“子日”的问题
二、《缁衣》、《表记》、《坊记》思想试探
三、“子日”与儒学的内在诠释问题
从简帛《五行》“经”到帛书《五行》“说”——兼论孟氏之儒对子思之儒的继承与发展  梁  涛
一、从“为德”、“为善”的二元论到“为德”的一元论
二、从超越、内在的天人关系到内在、同一的天人关系
三、从“德之行”到“德之气”
即生言性的传统与孟子性善论  梁  涛
一、即生言性的意蕴及其不同命题表述
二、孟、告“生之谓性”之辩疏解
三、孟子性善论与即生言性传统
思孟学派的历史建构  陈  静
一、缘起
二、思孟学派是一个现代名号
三、关于孟子师承的考辨
四、《非十二子》最早并提思孟
五、结  语
近代学术视野中的子思研究  干春松
一、“五行与思、孟”:关于子思学派的文字的校勘与注释
二、子思思想的特质:“诚”及其他
三、思孟的传承和《中庸》《孟子》先后问题
四、简短的结语
先秦两汉文献所见子思资料  张丰乾
思孟学派与“民之父母”  张丰乾
一、家国(邦)天下与修身
二、一体化与分离化
三、从《诗经》看“民之父母”
四、“作民父母”的根本依据与丰富内涵
五、孔子论“民之父母”
六、思盂学派与民之父母
七、劝勉、批判与革命
八、自我定位与大同理想
论子思学派之《诗》学  张丰乾
一、孔门《诗》教与子思学派
二、毛诗诂训传与子思学派
三、子思学派所引《诗》篇及原诗主题
四、子思学派引《诗》之体例
论毛诗诗教观与思孟学派的思想联系  刘宁
一、问题的提出
二、毛诗“情志”说与思孟学派对道德情感的认识
三、“以史说诗”的美刺说与思孟学派的政教观
《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方旭东
为何子思说“忠恕”与《论语》不同?——道学解释及其问题  方旭东
《中庸》的天下国家观  干春松
一、问题的缘起
二、制度的现实性和境界性
三、“怀柔远人”,从《中庸》来考量天下制度的心理基础
四、“以人治人”与当下的世界
跋  陈  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