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去有几个考究用纸者,整刀整捆买的,认定一种,摸熟了它的性能,即人家来纸索书,也调用己纸,取其一致而得心应手。像我有时一个时间为人写好几幅字,这些不同来源的纸张,可能性能各各不同,有的松些,有的紧些,有些薄,有些厚,有的生些(易化些),有的生得好些(即化得好些写起来不化);如果是熟的,完全不化,写起来又少意味了,那就吃它们亏了,因对纸的性能不易掌握,效果会减色的。
我在六一年以前,用旧纸多,而用墨又湿,每感涣散,但与新纸不易化比起来,还是旧纸易有活络相,新纸则有些木味,且墨干后纸面还要起绉。六一年以后经人再三提示,我用墨渐浓,效果有所改进,也可以说对笔纸的性能比前为熟悉些了。所以应人作书,一面果在字之点划结构、行间分布上得到训练;一面又在摸索纸笔性能上得到训练,这与对碑帖临习之训练是有所不同的了。
不过练习基本功临碑帖,是日常应有之功课,应人书写不可能日日有之。问我练碑帖时用些什么纸,我又最勿考究了,从来不买专为练习字课用的纸张的。练字用的墨也就是写馀的砚中残墨,纸就用写坏、画坏的废纸,写过之笔上留墨尚浓,馀墨在砚,我也不舍得洗去,就把这些利用来习字,我的习字工作简直是清洁工作了。或废纸写完,砚墨尚未洗尽,再在废纸上加写。笔砚洗好即为习字告一段落之际。不过并不这样固定,有时冗务相岔,馀墨就干在砚上,胶着笔头,到有暇,才浸开习用。
墨锭与砚田我也办了一些,那更不能算考究了。
写各种复制用字样,用纸不一定是宣纸一类了,如写招牌字样,用毛边纸招贴纸都可了。榜书既要一个个字站得住,又要几个字配得拢,有时不称手,一个字样,要连写至数十个,废纸特多了(这是供我习字用纸之最大来源)。过大之字样(在七八十公分见方以上者)都先写了由二三十公分见方的字来放大(除非是不复制的必照样写),这样既可在室内先看见大体,还可节约用纸。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