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失效分析的发展
失效分析是判断产品的失效模式,查找产品失效机理和原因,提出预防再失效对策的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失效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分析对象,确定失效模式,研究失效机理,判定失效原因,提出预防措施(包括设计改进)。
失效分析是全面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可靠性工程重要技术基础,安全工程的重要技术保证,维修工程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依据,多寿命周期的重要技术和理论支撑,科技进步的强大推动力,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户手中最强有力的武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 失效分析的发展历史
研究表明,失效分析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与简单手工生产基础相适应的古代失效分析、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近代失效分析和以系统理论为指导的现代失效分析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1.1.1 古代失效分析
公元前2025年巴比伦国王撰写的汉莫拉比法律大典是目前所能考证的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文件,它在人类历史上明确规定对制造有缺陷产品的工匠进行严厉制裁。
“如果一个建筑师为别人建造了一栋质量不坚固的房子,由于房子倒塌而导致房东死亡,那么建筑师将被处死。如果房子倒塌而导致房东的儿子死亡,那么建筑师的儿子将被处死赔罪。如果房子因不坚固而被损坏,那么建筑师必须自己出资为房东修复或重建。”
这在今天的文明社会是不能予以实施的。即使在当时,生产力的落后和商品供不应求使得罗马法律肯定了商品出门概不退换的总原则。对产品质量的辨认只能靠零星、分散、宏观的经验世代相传。这一与简单手工生产基础相适应的古代失效分析阶段一直持续到两百年前开始的工业革命。
断口形貌学作为研究断口技术的名词尽管在1944年才由CarlA.Zapffe所定义,但在古代失效分析阶段,人们用断口特征来研究金属材料的质量仍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