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从认知语法视角探讨翻译过程中的意义构建,尤其是意象的分析与转换。作者接受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认为意义即是概念化,是主观的、百科性的、以人的体验为基础并植根于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认知模型中的。所有的语言结构都有其认知动因,语言结构反映概念结构,因此语言结构的不同意味着概念结构的不同。语言表达的完整意义不仅仅是它的概念内容,还包括对此内容的识解方式,即概念内容所呈现的意象。语法形式的作用在于表达意象,以突显概念内容的某一方面,或规定描写的精细程度,或施加特定的观察视角。据此,本研究认为应该把翻译活动置于认知层面上加以考察。翻译作为一个认知过程,是使用目的语来重现由源语所激发的概念化情景,从概念内容和意象两个方面寻求源语和目的语在认知上的对等。
本研究结合兰盖克的认知语法、菲尔墨的框架语义学以及雷可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构建了一个综合的理论框架来描述翻译中的概念化过程及其各种认知加工。在此理论框架下,本研究讨论了翻译的性质、语言之间的可译性、翻译对等的条件和单位、翻译中形式和意义的关系等翻译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贯穿所有这些讨论的中心议题是翻译中的意象分析与处理。本研究首先从不同维度(刻画、细度、突显、视角)描述了语法形式所传达的意象及其在翻译中的表现。然后,本研究把隐喻视作一种特定的识解方式,并从强度、密度、一致性和文化模型等方面分析讨论了翻译中的隐喻意象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比了英汉两种语言在意象层面上的典型差异及其对英汉互译的影响,并作为案例分析了英汉互译中的序列象似性、名词性等问题,最后尝试从认知语法视角分析评价了一首英语短诗的不同汉译。
通过理论探讨和实践例证的结合,本研究提出了以下论点:翻译中的对等应建立在认知层面上,而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翻译应以传达原文所刻画的概念化情景(包括概念内容及其意象结构)为原则,而非单纯地传达原文中的客观内容;翻译应该以概念化情景为单位,而不应以词句等表层语言形式为单位;整体意象重于局部意象,因此同一概念化情景中的诸多意象之间应和谐一致;翻译应该尽可能忠实于原文的意象结构,非强制性的意象改变应尽量避免,而由语言规范造成的强制性的意象差异则可采取某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弥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