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学教师学术权利的制度设计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3121496
  • 作      者:
    夏仕武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20世纪的后二三十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转型期,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在西方国家,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经历了“高校管理革命”后,走上了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道路。由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学获取公共资金额度的逐渐减少,寻求更有效的管理方式和经营方法以促进大学的发展成为了改进大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手段。1972年美国一名市场学教授在《高等教育月刊》上发表了题为“给高等教育带来市场营销的理念”的研究文章,率先提出高等教育要进入市场,要接受市场竞争的考验,认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不管以什么名义、由谁实施或者发生在机构的哪个部分,总之大学正在进入市场”。
展开
精彩书摘
    延安时期,干部学校的大学教师学术权利趋于“政治本位”形态,首要的根源是抗日战争这重大的任务决定学术要为战争服务,教师要以服务军事、政治斗争为基本价值取向来开展学术活动。
    (一)抗战的紧迫需要
    1935年的“何梅协定”与1937年的“七七事变”将中华民族推向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民族战争形势的迅猛发展,迫切地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但是,当时干部队伍的状况却很不适应抗日与民主斗争的需要。从数量上看,由于王明错误路线的危害,党员和干部损失严重,南方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只剩下2.5 万人。从文化素质上看,干部的绝大多数出身于工农,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据安塞县统计,该县区一级干部中,文盲比例为:区长占57.1 %,自卫军营长占85.7 %,妇联主任100%,工会主任占67.1 %,保安助理员和青救会主任占28.6 %。从政治素质上看,由于广大干部长期处于农村战争环境,缺乏马列主义基本修养,在实践中往往靠经验办事。从世界观上看,革命队伍以农民为主要成分,他们虽然有着很高的革命积极性,但由于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需要加强无产阶级世界观教育。同时,边区还有很大一批从全国各地汇集来的革命知识分子和爱国志士,他们虽然有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但就其世界观来说,绝大部分还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需要加强马列主义教育,转变世界观”。①
    为了调动一切抗日力量,培养大批政治军事文艺革命干部,中共中央决定恢复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并在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随着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全国一心抗日救国知识青年的理解支持,大批的知识青年从祖国各地克服重重困难来到真心抗日的延安,参加多种形式的抗日斗争。这样,红军大学不仅要承担培养军事人才的任务,还承担着对这些知识青年进行政治培训的任务。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角色理论
二、知识社会学理论
三、知识一权力理论
四、制度变迁理论
五、关于历史分段的说明

第二章 学术与政治的张力:大学教师学术权利制度设计之基
引论
第一节 学术与政治的张力
一、学术的内涵
二、政治的内涵
三、学术与政治的张力
第二节 大学教师的学术权利与学术权力
一、 权利与权力
二、学术权利与学术权力
三、学术权利的制度设计
第三节 “学术本位”及其制度设计
一、“学术本位”的内涵及其形成根源
二、“学术本位”的制度设计及其历史影响
第四节 “政治本位”及其制度设计
一、“政治本位”的内涵及其形成根源
二、“政治本位”的制度设计及其历史影响
第五节 “居间徘徊”的制度设计与历史影响

第三章 专制统治与大学教师学术权利的匮乏:清朝末年
引论
第一节 臣民的权利设计与“政治本位”趋向
一、臣民的权利设计及其“政治本位”趋向
二、大学堂教习学术权利趋向“政治本位”的依据
第二节 大学堂教习学术权利趋向“政治本位”的根源与影响
一、大学堂教习学术权利“政治本位”趋向的根源
二、大学堂教习学术权利“政治本位”趋向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政治动荡与大学教师学术权利的扩张:1912-1924
引论
第一节 大学教师学术权利的扩张与“学术本位”趋向
一、大学教师学术权利的逐步扩展_
二、大学教师学术权利制度设计趋向“学术本位”的依据
第二节 “学术本位”的根源与影响
一、大学教师学术权利趋向“学术本位”的根源”
二、“学术本位”趋向的影响
小结

第五章 政治让步与学术权利的守护:西南联合大学时期V146
引论
第一节 制度设计内外有别与权利态势“居间徘徊”
一、内外有别的学术权利设计
……
第六章 抗战救国与学术权利的收缩:延安时期
第七章 人民主权与学术反思:1949-1956
第八章 大学教师学术权利演变于传统与现实之间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