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江泽民这一判断,需要明确这里所指的资源,不仅仅指的是土地、矿藏等物质的硬资源,而且还包括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软资源,尤其是这些方面的优质资源,还都严重不足。全面深刻领会资源相对不足的判断,对于我们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就教育事业而言,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瓶颈问题,也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主要矛盾。这表现在:其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事业发展、人才素质和质量的要求,与目前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其二,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表现在教育方面,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由“有学上”(满足受教育的机会)转变为“上好学”(希望进入优质学校)的要求,与长期以来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而这所有问题的聚焦以及解决的思路,都集中在必须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这一根本途径,都集中在必须坚持江泽民所指出的“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战略抉择,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围之本。
需要指出的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是江泽民作为政治家、战略家所作出的重大科学论断,凝聚着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命运、经济社会的发展、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深厚情感,也是江泽民长期以来所禀承的一贯思想。
1989年9月29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就强调指出:“发展教育和科学是百年大计,对社会生产力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