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史》在广阔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视野下,整理分析了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和学术发展的百余年文献,全面展现了中国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历史图景,深刻剖析了我国比较教育学独特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并对这种发展变迁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多方面分析。《二十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史》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以时间为线索,分四个历史时期概括了中国比较教育学在整个20世纪的学术制度发展和研究成果的阶段特征;第二部分(第二、三章)以研究专题为线索,分别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课程教学以及比较教育学科本体问题四方面的百余年发展进行了历史梳理与评析;第三部分(第四章)以学科发展的要素为线索,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实践环境、实践主体、实践性质及实践结果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作为比较教育研究领域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二十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史》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比较教育研究增添了新的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比较教育学科研究领域的空白。
展开
——顾明远 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该著作对20世纪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梳理,就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及课程和教学等三大领域的比较研究以及比较教育学科本体问题研究做了细致评析,并对比较教育学术研究的关键要素进行了理论探讨。论著视野开阔,文献资料丰富翔实,引证规范、理论分析深入透彻,是我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王英杰 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比较教育学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前沿性作用。学科建设是比较教育学的核心问题。中国学者对比较教育学科进行了长期探索,积累了宝贵的思想与经验。本书作者对一百余年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做了多视角的独到而深刻的分析,勾勒出其发展的历史轮廓,揭示出其发展轨迹。这种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系统探索尚属首次,作者完成的是一项基础性研究,该研究成果对中国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研究实践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王长纯 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