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出版新形态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2627882
  • 作      者:
    陈丽菲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丽菲,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学硕士点带头人。现任文化典籍系副主任,编辑出版学专业负责人,上海师范大学现代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编辑学会副会长。著有《日军慰安妇制度批判》、《现代图书编辑实务教程》等十余部学术著作、教材,发表《周刊的公信力与经营之道》、《数字传播背景下的出版走向》等论文数十篇。曾荣获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第一届中国妇女史研究论文一等奖。
展开
内容介绍
    《出版新形态研究》为上海师范大学重点学科编辑出版学成立8年来研究成果的结集,所收论文计有40篇,有反思传统出版的,也有分析数字出版的;有富于理论思辨色彩的学术探讨,也有资料翔实的市场调研报告;有对出版人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专业辨析,也有对出版经济管理、版权保护细则、印前图文设计、印后发行技巧的实务梳理。论文视角多样,内容丰富,可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师生、业界专家学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三、出版产业集群的创新扩散机制创新扩散是创新成果的传播应用过程,是创新成果的采用者通过各种途径从扩散源获得创新成果,通过消化、吸收进而再创新的过程。出版创新的真正意义和实际价值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创新成果的扩散。只有出版创新成果迅速扩展开来,新的出版创新才会开始,出版产业升级才会完成,出版创新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
    1.出版创新成果的扩散机理
    出版创新扩散机制主要源于出版产业集群业已形成的创新网络。
    首先,出版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的企业具有产业关联性。无论是因生产经营性质相同或相似形成了横向关联,还是由专业分工形成了纵向关联,关联企业都可以通过技术的同源性和业务的紧密性联系在一起。而群内出版企业间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当信息、技术、人才等出版资源要素从创新源头企业流向其他出版企业的时候,创新成果就会扩散。而且,集群创新网络内的中介机构越发达,扩散的速度就越快。
    其次,出版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的出版企业聚集在相对狭小的区域内,出版企业间非正式的交流、学习频繁,正如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所言:“从事同样的需要技能的行业的人,互相从邻近的地方得到的利益是很大的。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了……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为更新的思想之源泉。”于是,出版创新的成果会迅速传播开来。再次,出版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内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网络、技术网络和交易网络,这些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网络成为创新成果迅速扩散的渠道。
    ……
展开
目录
出版理论探索
全球化:中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陈  昕
关于科学出版观的初步思考  贺圣遂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竞争趋势李远涛
论出版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机制——以上海张江国家级数字出版
基地为例  王秋林
出版业地理性聚集考察——以上海为例  王秋林
论出版商业模式的持续性创新  王秋林
加速提升出版产业的集聚度周伟良

出版实务研究
转企改制后的中国出版集团建设陈  昕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编辑——谈编辑的职业修养贺圣遂
多层次、全方位的高度相应性——谈辞典编纂的一种总括性
要求  周伟良
辞书市场的演变过程与图书出版的专业分工周伟良
我国俗语典出版与市场的调研分析周伟良
从欧美市场看柔性版制版技术的发展王月琴
对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文化思考李静
2006年真人秀节目研究综述李静
对上海大学生购买及阅读图书倾向的调查俞锦莉
大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调查及辨析俞锦莉
国内有声读物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陆霖霖
浅析《英雄》年度评选节目的运作模式陈沛雪
用心传播文化——少儿读物读者市场考察报告徐艺等
散页乐谱出版若干问题初探许嘉苇
上海地区中老年人网络建设初步研究——基于2010年上海地区
中老年入网络家园建设可行性的调查报告  张蕾等

数字出版研究
试论工具书检索机理和检索体系  李伟国
金字塔知识结构的数据组织——论数字出版的一种架构和
编辑方式  李伟国
十字路口的上海音像出版业  陈丽菲等
数字出版特征及趋势探讨陈丽菲俞锦莉
“豆瓣”成功的营销模式分析陈丽菲施隽南
引入风险资本,促进数字出版企业发展王秋林
在线汉语辞书传播概况与发展探究  周伟良
互联网数字版权保护的难点和焦点——百度案的后继
探索  陆臻
市场博弈中公众立场的缺失-2006年中国数字电视研究
综述李静

出版史研究
周刊的公信力和经营之道——《生活》周刊的启示  陈丽菲
关于《抗战》三日刊几个问题的辨正陈丽菲赵延涛
传媒中的石库门与上海人身份认同的历史变迁李静
《女学报》对晚清妇女报刊的影响刍议陈沛雪
明星初升:1932年的《现代》杂志——编辑智慧之案例探计章颖莹

出版教育研究
对转型时期出版教育的再思考陈丽菲
中国大学数字出版教育范围与课程之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
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为研究案例  陈丽菲
英国出版教育掠影  陈丽菲
关于编辑出版学专业数字出版教学的几点思考王月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