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研究的对象也逐渐形成,公益组织、公益募捐、公益行为、公益法规、公益志愿服务、公益历史与文化以及公益传播已经形成具体的研究对象。
因此,目前的研究大有一种对公益学的呼唤气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的公益研究虽然丰富,也存在着严重的停滞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这些研究仍然难以提供可以指导公益实践的有效知识,许多研究属于围观性质。由于缺乏对公益实践内部的理解,很多研究常常隔靴搔痒,不能产生指导实践的力量。
(2)-些研究虽然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式,但是面对组织复杂的转型逻辑,由于研究者缺乏参与,研究结果常常流于肤浅的分析,这就很难真正能够指导公益组织实践。
(3)整个公益研究都缺乏可信度高的数据基础。没有可信的数据,甚至连一个权威的样本库都没有,这就使得整个公益研究缺乏实证的基础。
(4)理论整体上仍然还处于舶来状态。舶来的理论还没有很好地与中国本土的政治经济环境相匹配。这样,公益领域仍然缺乏有效指导行动的理论,也很难用于公益教育。
(5)最致命的是,很多研究并没有触及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甚至连社会转型本身也不触及,这就使得人们似乎是在一个真空的情境中就慈善谈慈善。这就使得慈善研究领域缺乏讨论,缺乏对现实问题的有效回应。
因为以上问题,当前公益研究急需知识生产的转型,公益研究者更需要参与到公益实践中去,同时能够保持观察和分析的状态,边干边学,这就是行动研究。只有通过行动研究,才能真正完成公益研究的知识生产转型。
这种知识生产的转型是与实务界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就当前的现实来看,实务界对公益大体有如下的需求。
政府的慈善部门需要公益研究提供有创新的可行的政策建议。推动公益慈善已经是政府和民间的共识,但是怎样催生民间公益的活力,同时又能够保持社会秩序的安定,这是政府比较关心的问题。公益研究应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综合考虑这些问题,进而能够提出可行性比较高的创新政策。
……
展开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王振耀
中国的公益事业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民间在推动“人人公益”和“微公益”,政府在讨论官办慈善事业是否要“去行政化”和“去垄断化”。此蓝皮书既科学亦具批判性,有助于我们掌握问题的核心,是一份有重大参考价值的报告。
——香港中文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陈健民
在对中国“慈善乱象”的持续追问和质疑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公益慈善的本质应该是自下而上的民间行为,是自主、自律、依法监管的公民行动。中山大学的这本《公益蓝皮书》展示出对这一方面的努力探索,其中通过公民公益改变社会政策的研究值得关注。
——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梁晓燕